你在认真地伤害孩子吗?
高华
身为父母,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把子女捧在手心里,当作掌上明珠。不但在家里时时抱着,出了门也还是如此,似乎只有自己的怀里,才是世上最安全的港湾。
但汽车的世界有着自身的规律,没有接受过培你在认真地伤害孩子吗?
高华
身为父母,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把子女捧在手心里,当作掌上明珠。不但在家里时时抱着,出了门也还是如此,似乎只有自己的怀里,才是世上最安全的港湾。
但汽车的世界有着自身的规律,没有接受过培训和教育的人,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又气又恼的事情来。看似是爱孩子,其实却是在认认真真地伤害他们。-14岁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大多数都源于父母的无知,而不是汽车设计缺陷。
现实中不靠谱的父母很荒诞
相信你看到过这个荒诞的例子:今年5月,温州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绿灯后两辆车正在左转,突然一个小孩从右前门掉了下来,后面的出租车看到后急刹,停在距离孩子一米开外。孩子的父亲也从右前门连滚带爬地跳下车去拣孩子,无人驾驶的车子最后撞上路边的电线杆,幸好没有人受重伤。
更多的例子是,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上,这种情况孩子受伤的比例更高。父母们想当然地觉得“路程不长”、“速度不快”、“抱得紧”,因此不会出事儿。但人类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同时对自然界缺少正确的认知。还是看看现实是什么情况吧。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受伤害
儿童在交通系统里更容易受到伤害,主要是生理结构导致的。来自沃尔沃的儿童碰撞安全专家Lotta Jakobsson介绍说,主要是下面这几个原因,放大了婴幼儿在发生事故的车里受到伤害的机会:头部比例大、尚未发育好的软骨,以及骨盆形状较圆。这些生理特征导致对待婴幼儿的安全设计和成年人的完全不同。
9个月大的婴儿头部大约是其总体重的1/4,而成年男性的头部重量只占6%。婴幼儿的颅骨比成人颅骨薄,为大脑提供的保护作用也较小。所以一旦碰撞发生,婴幼儿头部甩动的力量会让他的脖子吃不消。
新生儿的颈椎由几块通过软骨连接的单独的骨骼组成,这种软骨至少要到3岁以后才会变成骨骼。软骨变成骨骼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同时人类颈椎的形状还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改变,从最初儿童时期的水平椎骨变成成年后的鞍状椎骨。变成鞍状意味着如果头部被向前推,椎骨会互锁并相互支撑。所以,无论是有前撞还是后撞发生,青春期以前儿童的颈椎都无法承受横向的冲击力。
除了总体尺寸外,儿童身上被称为髂嵴的髋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人臀部髂嵴的形状有助于在碰撞中使安全带保持在下面较低的位置,从而防止其向上移动并损害人体内脏器官。儿童在大约10 岁以前,骨盆的形状相对较圆,髂嵴直到青春期才开始向成人的角度更分明的形状改变。因而勒紧的安全带也可能对婴幼儿造成损伤。
科学家推崇背向式安全座椅
针对上述生理结构,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大学的 Bertil Aldman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后向式儿童座椅。他的灵感来源于载人航天器使用的特殊座椅,这款座椅能够将重力均匀分配到整个背部。发生前端碰撞时,儿童的整个后背承受冲击力,而不是仅仅作用在更为脆弱的颈部。
由于前端碰撞是最常见的碰撞类型并且通常也是最严重的碰撞类
你在认真地伤害孩子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