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标准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背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才能。
【教学重点】
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标准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背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才能。
【教学重点】
。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理解作者
,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2)学生质疑: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风光,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一)知诗
1 古诗两首[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