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湴塘村
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故乡。杨万里
(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为官清正廉洁。奸相韩胄 当国,他家居十五年不出,以忧愤国事而卒。
他一生作诗二万多首,独创“诚斋体”,在中国诗或因子孙贵而晋赠祖辈或各种官衔者计四十六人之多。
中国古村——唐贤坊村风韵(图文)
温振春
前不久,我踏访了在当地小有名气、外界尚鲜为人知的古老村庄 江西吉
安县横江镇唐贤坊村。
该村位于吉安县西南10公里处。据史载,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横江 镇滩头村(现为江边村)的萧懋爵按“以世之贤,莫盛于唐”的构思,于江边村东 立“唐贤坊”,并建村称“唐贤坊村”,命次子萧登分居该村。萧姓在唐贤坊村已 繁衍生息了二十八世770多年。
走到村前,一座居中屹立的砖木结构的祠堂雄伟气派。祠堂正门之上横挂着“萧 氏宗祠”4个绿底金字匾额。另有一“大夫第”横匾,则显示萧家乃名门望族。步 入祠堂正厅,中堂横匾上刻着“敦伦堂”3个苍劲而庄重的红底黑字。敦者治理也, 伦者五伦也。据萧氏族谱记载,“萧氏宗祠”始建于宋,毁于元,明代复建,清雍 正年间又毁于火,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扩建。
五排30多栋,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就分布在祠堂两侧 及后面,构成了这个古村落。村中铺有20多条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巷道。走进巷道, 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分明是踏进了古民居建筑展览馆。从外表看,古民居 的款式基本相同,每栋房子两侧向上突出12个垛子, 米左右的红皮石条,上面再横砌一块,用以保护墙角。外墙所有的门窗框子均为红 皮石条架构。五排古民居中,前排的面积较小,稍低;第二至第五排的房屋高大宽 阔。每栋房子之间既有巷道相通,又有边门相隔,只要将边门一关,就是一个壁垒 森严的深宅大院。
这些古民居室内的结构颇有特点。所有的木质门窗都雕有龙凤、麒麟、花朵等 精致的图案,不少烫金的图案至今仍金光闪烁,光彩夺目;大厅板墙上方绘刻了花 鸟虫鱼、山水风光和人物典故等栩栩如生的图案,以衬托唐宋名诗的意境;为人处 世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使人置身一种高尚典雅的文化氛围之中;厅堂内镶嵌图案 的八仙桌、太师椅和神龛,经过数百年时光的镀烙,显得老成持重,似乎它们就是 见证古村历史的发言人。
唐贤坊村历来倡导尊贤重教,建村之后,先后在村东和村西建了两个书院。 村西的书院是栋1厅4房两层的砖木楼房,二楼建有阳台,楼前空出小院,书院雕 梁画栋,一派富丽堂皇。置身其中,仍可感受到当年书声朗朗的书香氛围。一村两 书院,加上良好的学风,使该村人才辈出,远近闻名。据其《家谱》记载:仅清道 光九年(1830年)至清朝末年,萧家祖辈中获中宪大夫、奉政大夫、儒林郎、文林 郎、登仕郎等官衔的达46人;因夫贵妻荣或子贵母荣而被授予恭人、宜人、安人、 儒人等誉称的妇女达36人。
在唐贤坊村西约200米处的江边村,建村略早于唐贤坊,是一个具有802年历 史的古村。该村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和两座萧氏宗祠亦保存完好,与唐贤坊村 形成了一个古民居群。
如今,建设中的赣粤高速公路紧挨村西而过,村后禾河上正飞架一座漂亮的高 速公路大桥,给古村平添几分现代文明气息。当地政府正在加紧对唐贤坊村的保护 与开发,并
吉安古村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