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
班级:
报告时间:
写在前面
现在的制冷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冰箱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件电器,它成为了追求生活品质的新型都市人的审美趣味。
因此在冰箱的设计上必须符合设计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才能够最好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欣然购买,给冰箱制造业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
故而本设计者在考察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一些冰箱设计,揉合了更多的趣味性,完全了这份《冰箱产品概念设计》。
目
录
冰箱产品震求调研报告
产品方案设计
深入设计
总结
1
2
3
4
一、冰箱产品需求调研报告
(一)阶段分析
中国冰箱市场的起步至少比经济发达国家晚25年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强烈推动下,中国冰箱市场的拓展比任何国家都来得迅猛。
然而,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冰箱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严重约束,使巨大的潜力市场难以很快转化为现实市场,而使冰箱市场处于相对饱和,从而引起国内生产厂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总的格局来看,中国冰箱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978-1983
市场启动、进口为主阶段
1997年以后
市场过剩、残酷竞争阶段
1992—1996
市场回升、首轮淘汰阶段
1989-1991
市场萎缩、竞争开始阶段
1984-1988
市场扩展、诱导生产阶段
五个阶段
阶段划分
点此跳转
、进口为主阶段(1978-1983)
改革开放使中明显提高,中国冰箱市场开始逐步启动。这一时期,中国冰箱市场呈现三大特点:①市场的启动者是舶来品;②市场的启动明显呈区域推进型;③消费者能接受的冰箱主要是低档的冰箱。
、诱导生产阶段(1984-1988)
中国冰箱市场经过近6年的启动以后,到1984年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冰箱市场的鼎盛时期。从1983年到1988年,,%,几乎每年翻一番,。其基本特点是:①市场强烈诱导了生产;②市场始终呈“卖方市场”状态;③品牌混杂,生产秩序混乱;⑤市场开始出现一些知名品牌,如万宝、中意、扬子、香雪海、双鹿等。
、竞争开始阶段(1989-1991)
1988年以后中国冰箱市场连续两年出现了奇迹般的大幅度萎缩,,,%。因而市场竞争由此开始,大批厂商被迫倒闭。市场严重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居民的提前消费;②受宏观形势的严重影响;③大中城市冰箱消费已进入市场调整阶段。
、首轮淘汰阶段(1992—1996)
由于的不断提高,电冰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阶段初期的不到100万台增长到后期的700万台,需求主体为城镇居民,消费以新购为主,农村居民开始产生少量需求,竞争的焦点由单一的产品质量竞争开始转化为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和广告的多方面竞争。高通胀到治理整顿,使企业发展均处于先扬后抑状况,抓住质量、服务、品牌的企业得以生存;国内冰箱行业的第一轮淘汰,一些原来的强势品牌如万宝、中意、扬子、香雪海、双鹿开始走向衰败。容声、美菱、海尔等品牌迅速发展壮大,电冰箱消费逐渐向主导品牌集中;一些跨国公司密切关注中国电冰箱市场,并开始着手合作、合资、合并收购等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残酷竞争阶段(1997年以后)
电冰箱作为传统耐用消费品也不例外,因此该阶段电冰箱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产品积压严重。但生产能力严重放空,新增生产能力规模极大;电冰箱的市场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电冰箱行业第二轮淘汰开始,同时更新换代需求明显增加,消费心理逐渐成熟,消费越来越向强势品牌集中,电冰箱市场已完全转变成买方市场;产品研究开发能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的焦点开始向产品、价格等整体营销上的竞争转移;冰箱企业产权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企业战略重组,逐渐呈现加速度进行的趋势。
一、冰箱产品需求调研报告
(二)冰箱行业的产业特征
冰箱行业已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冰箱行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冰箱行业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有利位置
冰箱行业开始成
为夕阳产业,
重心逐渐由欧
美国家移向了
经济迅速发展
的亚洲国家,
我国已成为
了全世界几个主要的冰箱生产基地之一
应用了尖
端边缘技术
节能技术出色
在国际
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冰箱企业的技术水平已处在世界制冷业的前端
冰箱企业率先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的商业运作模式
冰箱产品概念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