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地理复习-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意义
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
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波仅通固态中。
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外界面生。
如此特征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
2.数字法记忆地球内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分 类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震波
纵波(P波)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横波(S波)
固体
较慢
2.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征
地壳、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四者间的关系
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软流层是岩石圈的下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1.岩石圈是指 (  )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莫霍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D.地壳和上地幔
解析:地壳和岩石圈不是一个概念,位于地面和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答案:C
1.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按成因分类,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岩浆
冷却凝固
花岗岩
玄武岩
侵蚀
沉积
固结成岩
石灰
化石
化石
高温、高压
片麻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是:① ,② ,③ ,④ ,⑤
(2)意义:
①形成丰富的 资源。
②改变 形态,塑造 景观。
③实现 交换和 传输,改变地表环境。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作用
重熔再生
矿产
地表
地貌
物质
能量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石
物质来源
形成过程
特点
岩浆岩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沉积岩
已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片理构造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如下图所示:
(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①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②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入。
③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④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经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①和⑤
(3)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变质岩石能形成新的岩浆
解析:①为外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②为固结成岩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高温熔化,⑤为冷却凝固作用,⑥为变质作用,其中①、②为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其余的能量都来自地球本身。由地壳物质循环可知,各类岩石要变为岩浆岩,都要经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然后经重熔再生作用变为岩浆,再经侵入和喷出形成。只有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
答案:(1)D (2)A (3)A
考向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成过程。
2.运用变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例1] (2009·江苏高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  )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

高中地理复习-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871 KB
  • 时间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