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潘影 [摘要] 主要讨论了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下的输入假说理论,其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启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潘影 [摘要] 主要讨论了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下的输入假说理论,其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启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克拉申监控理论 输入假说 大学英语教学
克拉申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他所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外语学习理论之一。他的著名的监控理论分为5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语言学界该理论虽受到了不少挑战,但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可以说,克拉申的理论极大影响了最近几十年外语教学。
一、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是克拉申于1977年、1981年、1982年和1985年多次在他的著作及文章中阐述的理论。他认为“输入假说”是外语习得的中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1”代表略高于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
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仅仅靠几道练习题、几篇短文是不够的,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有内容有趣味的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二、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一个关系到外语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就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以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必须在语言输入环境和语言输入“量”上做些努力。
(1)创造新颖的语言输入环境
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自然的交往而习得英语的机会很少,英语学习主要以课堂为基础。这样课堂教学便成了向学生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