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谈屠宰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实例
[摘要]广东省某实业公司的屠宰场污水处理设施经改造后,接受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经调试运行,该工艺对屠宰废水的CODcr、BOD5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对SS及动植物油的池;原终沉池改造为回流池;新建钢结构气浮池及消毒池。改造后设计每日运行时间为20小时,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见表2。(1)原污水处理设施只设置一道细人工格栅,进水过程中若不准时进行人工清渣易引起堵塞。因此将原细格栅改为“粗格栅+回转式格栅”,可提高进水杂物的去除效率,降低系统对人工清渣的依靠性。(2)原初沉池改造为隔油沉砂池,可收集、隔除废水中大部分油脂并提高无机沉淀物的去除效果。(3)原调整池池底增设PVC-U微孔曝气管,进行预曝气,防止悬浮物沉积,有效削减因厌氧发酵所产生的臭气,并起到均质、降低水温的作用。(4)原厌氧池大部分区域分隔为水解酸化池,,%,/(m3d),并在池内增加潜水搅拌器。酸化菌等微生物以组合填料为载体生长,慢慢形成生物膜。污水进入池内后,在搅拌器作用下快速与池内的悬浮污泥混合,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被网捕截留,悬浮污泥和填料上的水解细菌、酸化细菌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后续生化处理的效率。(5)原厌氧池分隔小部分区域作为缺氧池。由于原工艺未设置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作用,无法有效脱氮,故设置缺氧池增设反硝化工艺,形成完整的生物脱氮过程,降低出水氨氮。(6)原曝气池改造成接触氧化池,,%,/(m3d),接受盘式微孔曝气器曝气。盘式微孔曝气器其表面布气均匀,充氧利用率高,结合组合填料的丝条能对空气泡起到良好的切割作用,使大气泡分割成小气泡,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促进氧的传质效率,加快好氧微生物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利用附着于组合填料生长的生物膜与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养分物质吸附、分解,从而有效去除污染物。(7)原终沉池改造为回流池,将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行初步固液分别,部分活性污泥经沉降浓缩,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为70%~100%。(8)回流池出水仍含有确定的悬浮物,受现场用地限制,若直接接受沉淀,所需沉淀池的体积较大,故接受混凝气浮工艺进行固液分别。在气浮池的接触反应区投加适量的PAC及PAM,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分别区进行固液分别。(9)为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消毒池接受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杀菌力气强,对人体及动物无危害,且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4
4改造后系统调试
依据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在各水池进水后对回转式细格栅、提升泵、罗茨风机、气浮池等关键设备进行单机调试,然后再对各处理单元进行调试。将稀释后的屠宰废水(COD浓度约为700mg/L)分别注入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及接触氧化池。接种污泥取自该企业另一处屠宰场污水处理设施的脱水污泥(含水率约80%),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及接触氧化池接种污泥量分别为各有效容积的8%。污泥投加后,生物处理系统依据设计水位条件运行,水解酸化池内的潜水搅拌器持续开启,接触氧化池连续闷曝7日,回流池污泥全部回流,闷曝期间生物处理系统不进水。经观看,当池内填料挂膜状况良好时,污水处理系统即可开头逐步进水,让微生物逐步适应,直至正常连续进水。由于屠宰废水生化性好,且氮、磷等养分物质较为丰富,在微生物驯化过程中只需定期投加少量养分物质以平衡碳、氮、磷的比例,以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与挂膜。经过约90日的连续进水,污水处理系统出水透亮、微黄、无异味。
5
5改造后系统运行状况
该屠宰废水改造项目于2018年6月完成调试,依据2018年6~10月每周对各处理单元出水监测数据的平均值列表分析(见表3)可知,改造后的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其次时段二级标准限值要求。该项目于2018年12月通过验收,并于次年依据当地环保部门要求于污水排放口安装COD及氨氮在线监测仪,至今在线监测仪显示出水COD均小于100mg/L、氨氮均小于15mg/L。
6
6运行费用
经改造后,,,,;不含修理费、折旧费、企业管理费等,。
7结论
屠宰废水经格栅及隔油沉砂池预处理后,能有效去除
谈屠宰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