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野望》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野望》教案

教学课题
《野望》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课时
1
备课时间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2、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八年级语文上册《野望》教案

教学课题
《野望》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课时
1
备课时间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2、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3、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才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
难点: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才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和手段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秋天黄昏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风光,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思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风光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

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简傲嗜酒,,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
2、背景介绍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可以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开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式,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3、读准字音
三、详细分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表现了人物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向大家介绍,老师展示课件
齐读课文
同桌讨论
合作探究
赏析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理解作者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
以读带学,使学生感悟文本。
学习方法
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用典,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四、主旨归纳
全诗通过写山野中_____________的秋色,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野望》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