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 常见意象
高考复习之——
什么是意象?
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简而言之,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形象。
意象的简单分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悲凉的气氛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境遇的感慨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爱情类意象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闲适类意象
(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 绿杨宜作两家春。”
(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公开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