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九龄的诗:感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九龄的诗: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鉴赏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

张九龄的诗: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鉴赏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奉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特地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最终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患病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一开头,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密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气。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净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气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春兰秋桂生意勃发,也给季节带来了荣耀,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妙的季节。这里既包含了朴实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白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理想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社会效果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象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宠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实际上,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观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倾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倾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

张九龄的诗:感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