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史稿·顾炎武传》原文及翻译.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清史稿·顾炎武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①从之。鲁王授为2
《清史稿·顾炎武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原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①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尝与友人论学云:“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又《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韵补正》一卷。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精诣之书,盖积三十馀年而后成。其论治综核②名实,于礼教尤兢兢。谓风俗衰,廉耻之防溃,由无礼以权之。常欲以古制率天下。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
3
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二十一年卒,年七十。
摘编自《清史稿·顾炎武传》
【解释】①归庄:顾炎武伴侣,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②核:检验、查核。
译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朝秀才。诞生就有两个瞳孔,中间是白的,旁边是黑的。读书一目十行。看到明朝末年多变乱,追求治国安邦的学问。明朝南都(即南京)陷落后,侍奉嗣母王氏到常熟躲避战乱。昆山县令杨永言发起义兵,顾炎武和归庄也跟随参加了。鲁王授予他兵部司务一职,起义没有成功,他侥幸逃脱,嗣母于是绝食而亡,告诫顾炎武不要侍奉两个朝代(不事清朝)。唐王用兵部职方郎的职位召唤他,他由于母亲的丧事没有前往,之后离开家乡再也没有返回了。顾炎武认为自己具有经世致用的谋略,不能够得到实现,所到之处就小小的尝试一下。他曾在山东长白山下开垦农田,又曾在山西雁门北面、五台山东面放牧,积累千金。他走遍了边关要塞,四次拜谒明孝陵,六次拜谒明思陵,才选择在陕西的华阴住下来。他说“秦地的人民仰慕经学,敬重有才之人,喜评天下人物和政治,的确是其他地方所少见的;华阴控扼潼关和

《清史稿·顾炎武传》原文及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