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
Ⅱ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原因
胰岛素抵抗:受体以及受体后缺陷
1、磺脲类(SU)
2、双胍类
3、α-糖苷酶抑制剂
4、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
5、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6、DPP-Ⅳ酶抑制剂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磺脲类药物
第一代磺脲类
甲磺丁脲(tolbutamide)
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第二代磺脲类
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
格列奇特(gliclazide)
格列吡嗪(glipizide)
格列唑酮(gliquidone)
第三代磺脲类
格列美脲(glimepiride)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
不适用磺脲类药物的情况
(1)Ⅰ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病患者发生以下情况:
各种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者
发生某些应激状态,
如严重感染、较严重的创作、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
发生低血糖证应暂时停止使用。
(3)已经出现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晚期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严重脑卒中、心肌梗塞、
糖尿病足
甲磺丁脲(D860)
降糖作用肯定,但较弱,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小,不易发生低血糖,价格便宜,但出现失效较其他磺脲类常见。
-,分1-3次,餐前半小时口服。
格列苯脲(优降糖)
降糖作用最强,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从肾脏排泄,价格便宜。
从小剂量开始,-,分1-2次于餐前半小时服用,并于1-2周后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每日最大剂量15mg。
肾、肝功能不良者应避免使用。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0岁者)使用应慎重,并严格掌握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作用较缓和,作用时间较长,每日剂量
范围40-240mg。从小剂量开始,最大剂量不
超过240mg,分1-2次,餐前半小服用。副作
用较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据报道除降血糖外,还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壁纤维蛋白溶解及抗脂质过氧化
用用,对慢性并发症可能有一定防治作用。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