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第1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关于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第1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需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
第2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3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比口腔温度高(-℃),℃(℃-℃)。
第4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第5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中文名
正常体温
特点
是一个温度范围
口腔舌下
-℃
直肠
℃
腋下
(℃-37℃)
数据标准 听语音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第6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示意图
第7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直肠温度(也称肛温)℃~℃。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
另外,℃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第8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是低热,℃是高热。[1]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之间;
℃~℃之间;
℃~℃之间。
通过测量后,℃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第9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影响因素 听语音
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第10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第11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第12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8时体温最高,-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第13页,讲稿共17张,创作于星期二
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
正常体温及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