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什么
2018 年 10 月 17 日星期六。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
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二、清明节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
重阳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什么
2018 年 10 月 17 日星期六。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
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二、清明节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8 天。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一般
是在公历 4 月 5 号前后,节期很长,有 10 日前 8 日后及 10 日前 10 日后两种说法,这近 20 天内均属清明节。
祭祀对象不同
一、重阳节虽然是一个祭祀节日,但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登高拜神。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二、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活动为扫墓。清明节是后人用来怀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数孝子贤孙都会到坟地、火化厂或骨灰庵施行祭拜仪式,以寄托对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纪念和缅怀之情。
意义不同
一、重阳节是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随着时代的发
展,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 年重阳节正式被定为老人节,这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
二、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另外,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清明节的来历与一则感恩故事有关。因此,清明节还被称为中国的感恩节。
重阳节是鬼节吗:不是
重阳节虽然有祭祖的习俗,但不是鬼节。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
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
重阳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