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框架断路器适用于额定工作电压690V及以下,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流6300A及以下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设备免受过载、短路、欠电压和接地故障等的危害,万能式断路器主要安装在低压配电柜中作主开关。额定工作电流1000A及以下的断路器,亦可在交流50Hz、400V网络中作为电动机的过载、短路、欠电压和接地故障保护,在正常条件下还可作为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
-电磁和智能两种,我司常用智能断路器。智能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器分为以下三种:电子型、标准型、通讯型,其基本功能有过载长延时反时限保护;短路短延时反时限保护;短路短延时定时限保护;短路瞬时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功能;整定功能;过载报警功能;试验功能;电流显示功能;自诊断功能;热模拟功能;故障记忆功能;触头损耗指示;MCR功能;通讯型控制器通过RS485实现双向传输各功能
。
摇动抽屉座下部横梁上手柄,可实现断路器的三个工作位置(手柄旁有位置指示,国内的断路器指示是大概位置,国外的断路器指示都有位置联锁):
1)“连接”位置:主回路和二次回路均接通,此时隔离板开启;
2)“试验”位置:主回路断开。并由绝缘隔离板关闭隔开,仅二次回路接通。可进行必要的动作试验;
3)“分离”位置:主回路与二次回路全部断开,此时隔离板关闭。
抽屉式断路器具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只有在连接位置和试验位置时才能使断路器闭合。相同额定电流的抽屉式断路器(包括本体和抽屉座)具有互换性。
当断路器发生保护动作后复位按钮会自动弹出来,此时断路器手动和电动都不能合闸,需把复位按钮按回去复位方可合闸。
。可能原因如下:
1)没有操作电源或电源电压太低
2)断路器处在未储能状态
3)欠压脱扣器未接通额定电压或欠压脱扣器已烧坏
4)合闸线圈已烧坏导致电动不能合闸,但手动应可以合闸
5)抽屉式断路器所处位置不对,或不到位,断路器应在“试验”或“连接”位置方可合闸
6)断路器在“试验“位置能合闸而在“连接”位置不能合闸,因为是位置联锁有问题
7)合闸后又自动跳闸,这种故障有3类情况:
8)保护动作后未复位
9)断路器之间有联锁
1)没有操作电源或电源电压太低
2)分闸线圈已烧坏
1)储能电机未接通电源或电压低
2)储能电机限位开关接触不好会导致电机不能储能或储能后不能停转
3)储能电机已烧坏
等,塑壳断路器适用于额定工作电压690V及以下,交流50Hz,额定电流至630A的电路中作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该断路器具有过载、短路和欠压保护功能,能保护线路和电源设备不受损坏。
1) 塑壳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级别有L(标准型)、M(较高分断型)、H(高分断型)。
2)塑壳断路器可垂直安装(即竖装),亦可水平安装(即横装)。
3)塑壳断路器一般是上进线下出线,但有部分断路器可以下进线上出线。
4)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手柄有3个位置:合闸位置(最上)、分闸位置(最下)、自由脱扣位置(中间偏上),当断路器保护动作跳闸后断路器手柄处于自由脱扣位置,如要再次合闸必先手动分闸复位后方能合闸。
5)塑壳断路器没有明显的断口,断路器分闸后,必须先用万用表确认无电后方可检修断路器负荷端的线路。
6)塑壳断路器出厂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20兆欧。
7)塑壳断路器如安装了欠压脱扣器,则欠压脱扣器应先通电后方可合闸。
8)塑壳断路器有固定式和插入式两种。
。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1)瞬时保护整定倍数偏小。2)塑壳断路器可能不是动力型的。3)电压低导致启动电流增大造成跳闸4)带负载启动,但负载异常导致启动困难引起电流增大而跳闸。
。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1)选用的连接电缆或铜排截面太小容易发热,使断路器跳闸。2)负载端的紧固螺栓未上紧导致接触不良而大量发热,使断路器跳闸。3)负荷过载跳闸。
。
一般有以下二类情况:1)塑壳断路器不跳闸而框架断路器跳闸。2)塑壳断路器和框架断路器都不跳闸而高压侧保护电器跳闸。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一般属于各串接断路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