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的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史上的伟大转折。
2、通过“两个但凡”错在什么地的方的讨论,培养自己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的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史上的伟大转折。
2、通过“两个但凡”错在什么地的方的讨论,培养自己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自主学,但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缺乏系统认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逐渐没有七年级那么强烈,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比较内敛,老师要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重难点分析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文革”完毕的标志,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和进来,集中注意力.
新课讲授:
一、两个但凡
1、什么是“两个但凡"?“两个但凡”错在哪里?
引导学生识记“两个但凡”的内容,让学生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讨论 “两个但凡"的错误,并讨论否认“两个但凡”是否就是否认毛泽东思想。(通过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考虑、踊跃发言的才能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精品文档请下载)
2、真理标准讨论
结合导学案及课本,归纳总结真理标准讨论的原因、内容及意义,着重强调 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根底.(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预习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导入《十一届三中全会》视屏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着重强调政治上工作重心的转移及改革开放政 策的提出,并联络我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 统理解。(通过党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学会考虑问题 之间的联络,把握历史学习的脉络及知识之前的类比)(精品文档请下载)
2、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引导 学生参和讨论,增强课堂的活泼性,加深理解和记忆)(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课堂小结
两个但凡——真理讨论(奠定思想理论根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
随堂演练
1.1978年在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认的错误观点是( )
A.“多快好省地建立社会主义” B.“两个但凡"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大炼钢铁,全面跃进”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化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4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