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学校:榆中县连搭中学
科目: 八年级历史
老师: 陆祖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榆中县连搭中学 陆祖杰
教材分析:
为什么歌中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1979年以后的中国较之从前到底有哪些变化呢?“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讨论的内容.(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转折
老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播放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录像。
学生活动:
学生带问题看录像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2)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师活动:
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展归纳,老师出示投影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1) 为什么要强调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联络我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所犯的错误,理解实事求是的必要性,说明这是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精品文档请下载)
(2) 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学生答复后要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立上来?在此之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哪里了?通过引导学生联络“文革”所犯的错误及危害,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当前抓好经济建立的重要性,点明这是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老师明确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完毕了两年来在彷徨中前进的场面,开场了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入到社会主义建立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意图:
会议内容及意义是比较枯燥、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从身边生活的点滴变化中感受中国前进的步伐,从中进一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老师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场了。在农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正孕育着新的希望.(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之后结合书中内容分组学习,考虑讨论,题目如下:
(1) 何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你是怎样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把农民的责、权、利严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农业开展"这句话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请各小组发表高见.
学生活动
集体收看录像,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部分内容,组织讨论,探究考虑题.
老师活动
大家通过学习就可以充分体会农民们赞扬包产到户的歌谣了。(出示: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通过歌谣,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活动
观看投影,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
教学录像给城市里不理解农村情况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学会深化考虑,改被动承受知识为主动探究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