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渴病防治
第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概说】
一、概念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古代亦称“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
中华民族与消渴 2.阴阳两虚证
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
饮一溲一。
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
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
冷,阳痿或月经不调
舌脉: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主方:金匮肾气丸。
第15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2007《中国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将消渴分为
1 痰(湿)热互结证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全瓜蒌 半夏 黄连 枳实
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石膏、知母;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偏湿热困脾者,治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2 热盛伤津证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丹溪心法》或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加减。药用:天花粉 石膏 黄连 生地黄 太子参 葛根 麦冬 藕汁 甘草
加减:肝胃郁热,大柴胡汤《伤寒论》加减;胃热,三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肠热,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加减;热盛津伤甚,连梅饮《温病条辨》加减。
第16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3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或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天花粉 葛根 麦冬 太子参 茯苓 乌梅 黄芪 甘草
加减:倦怠乏力甚重用黄芪;口干咽燥甚重加麦冬、石斛。
4 肝肾阴虚证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或麦味地黄汤《寿世保元》加减。
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 泻 女贞子 旱莲草
加减:视物模糊加茺蔚子、桑椹子;头晕加桑叶、天麻。
5 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水肿者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加减。
制附子 桂枝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第17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消渴病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
第18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分型包括以下四种临床类型:
1、1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的破坏,常致绝对的胰岛素缺乏);
2、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的进行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3、各种原因导致的特殊类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病)及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如用于治疗AIDS或器官移植后的药物) ;
4、妊娠期糖尿病(GDM)(在妊娠期间诊断的糖尿病)。
第19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糖尿病诊断标准(2010中国)
第20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010年ADA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 A1C≥%。(实验室应采用经NGSP认可并符合DCCT检测标准的方法进行检测)*
或
2. 空腹血糖(FPG)≥ mmol/L(126 mg/dl)。(空腹的定义是指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卡)*
或
3. OGTT试验2h血糖≥ mmol/L(200 mg/dl)。(试验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执行,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
或
4. 有高血糖的症状或高血糖危象,且随机血糖≥ mmol/L(200 mg/dl)。
*如无高血糖症状,标准中的第1~3项应进行复查。
第21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2型糖尿病控制标准
第22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
第23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第24页,讲稿共47张,创作于星期二
双胍类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HbA1c下降1%-2%并可使体重下降。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女性
消渴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