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军90周年征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军90周年征文:建军初期话军需
军需是从吃穿用方面保障部队官兵生存的基础保障,自从有了军队就有军需,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离不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创建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军需保障,逐步形成了具有人民军队特色的军需。
“分伙食尾子”显平等。红军建军初期,由于经济困难,条件艰苦,一般情况下没有零用钱。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为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不仅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而且明确了后勤及其军需工作的重大原则,这就是实行供给制、官兵待遇平等,建立经济公开的民主制度。红军规定:伙食费如有节余,军官和士兵可同样分得一份“伙食尾子”,作为零用钱。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规定除粮食外,供给每人每天5分钱的菜柴金,用于购买油、盐、菜、柴。红军实行经济公开,伙食由士兵民主管理,能从菜柴金中节余一点分给大家,每人每天约得六七十文钱作为零用。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革军委在《关于经理工作问题提案的训令》中规定,伙食账每日一小结,10日或5日累计结算一次账,有剩余时,作为伙食尾子平均分给就餐者。这样,红军部队基本上形成了分“伙食尾子”的做法。在物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分伙食尾子让官兵很满意,对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直到1949年3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试行全军统一的津贴费和伙食费标准,个人零用钱不再从伙食尾子中解决,伙食标准内节余的经费归伙食单位所有,主要用于集体改善伙食。
“井冈山墨青”染军装。红军早期的军服式样没有统一。“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只是加系红领巾予以区别;“秋收起义”部队多着工农服装,佩戴红布袖章。1928年,红四军政治委员毛泽东布置在江西宁冈桃寮村建立起红军第一个被服厂。厂房就设在一座破庙里,缝衣的设备是战场缴获来的几架缝纫机,布料是从永新缴获来的白漂布,没有染料,就用茶籽壳、黄桅子、稻草灰、烟墨、杨树皮等混合配成,取名叫“井冈山墨青”,开始配成的染料只能染成黑色,以后研制的染料也能染成灰色,缝制出了红军自己的制式服装。1932年以后,红军又陆续开办了10多个被服厂,红军着穿的军服基本趋向一致,主要是灰色的中山装,军上衣是立翻领,4个带盖加扣的明兜,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式军裤,每套有一副裹腿和一顶八角帽,缀以布质的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朱德总司令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它虽然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我们来说,可真是奇好无比了。”
“取之于敌”补军需。红军的军需物资补给,除了靠打土豪筹粮外,很大一部分还来自战场缴获。1929年1月,红4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粉碎了国民党军队18个团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的第三次“围剿”。红军离开井冈山后,为摆脱敌人前堵后截,只能沿赣粤、赣闽边界小路急进,时有远距离急行军,沿途人烟稀少,军需物资筹措极为困难。时值隆冬,战士们穿草鞋着单衣,风餐露宿,忍饥挨冻,十分艰难。
2月10日,部队在瑞金城北的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伏歼尾追之敌两个团,缴获敌人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物资,使部队获得了补充。1932年红军攻克福建漳州,缴获和筹集大批被服、布匹、食盐等。1933年6、7月间,红3军团在东线作战,打下福建洋口,缴获几十万斤食盐。这对当时被敌人封锁的中央苏区来讲,如同金子一样宝贵。毛泽东同志

建军90周年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jgjsfg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