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1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一节 大气与健康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二、大气物理因素与健康
三、大气化学污染与健康
第2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大气的结构与特征
按气温
气象因素
气温
气压
气湿
气流
第21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二)、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与太阳辐射综合作用于机体,对机体的冷热感觉、体温调节、心血管功能、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有调节作用。
第22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几种疾病及其传媒需要的气候条件
疾病
气候条件
传媒
气候条件
利什曼病
年均温>10℃
白蛉
干燥,年均温>10℃
嗜睡性脑炎
最热月均温>25℃
孑孓蝇
最低温>10℃
黄热病
最冷月均温>15℃
埃及伊蚊
年均温>12℃
疟疾
最热月均温>17℃
按蚊
年均温>12℃
阿米巴痢疾
最热月均温>25℃
内阿米巴
对气候不敏感
第23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气候与健康
(1)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心肌梗死 、高血压、脑卒中 、冠心病 、传染病 、肺炎 、支气管哮喘 、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断肢痛、偏头痛等 “天气痛”。
(2)气候适应:遗传和后天获得
第24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传染病的发病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肺炎死亡多见于12月~3月,当高气压急剧下降、冷峰通过时肺炎的发作或死亡数增加。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雷雨、台风、气团交替、冷峰过境、日温差较大有关。
第25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疾病发作或流行的天气因素
伊宁、天水、北京、天津、张家口、青岛、上海、番禹和绵阳
冷空气入侵 ,冷气团控制
冬季,尤以12月为最
呼吸道感染
北京、天水、青岛、武汉、上海和广州
冷空气入侵 ,冷气团控制
10月至次年4月,高峰在11月至1月
急性心血管疾病
调查地点
高发及病情加重天气
多发月份
疾病
第26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大气物理因素与健康
(三)空气离子
指空气中带正电或负电荷的微粒,由于自然或人工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离子。空气负离子有益于健康。海滨、森林、瀑布等处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
第27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空气离子化
1、空气离子的发生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外界理化因素
外层电子跃出
正离子
电子
+气体分子
负离子
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
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
空气离子化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正离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外层电子跃出
正离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气体分子
外层电子跃出
正离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1、空气离子的发生
+气体分子
外层电子跃出
正离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电子
1、空气离子的发生
+气体分子
外层电子跃出
正离子
外界理化因素
空气中的
气体分子
第28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
*
空气离子
根据空气离子的大小以及运动速度对其分类,近地表大气中存在的空气离子有轻离子和重离子两类
轻离子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或水滴结合,形成重离子。
第29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空气中带有阳电荷或阴电荷的离子。产生空气正、负离子的过程 叫空气离子化。
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或原子在宇宙射线、紫外线、放射线或在雷电、瀑布等的作用下,失去外层电子而成正离子,游离的电子与另一中性原子结合成为负离子,这些正离子和负离子统称为轻离子,空气中产生轻离子的过程叫空气离子化。
第30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气体
分子
+
正离子
负离子
+
e-
e-
e-
+
轻离子
轻离子
重离子
重离子
第31页,讲稿共87张,创作于星期二
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
重离子:轻离子、灰尘、烟雾等结合。
空气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负离子对机体有益。
调节中枢神经;刺激骨髓造血;降低血压;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促进生物氧化还原过程。
空气离子的卫生评价
空气离子数:阴离子数多,清洁度大。
重轻离子比值:> 50 ,说明空气污浊。
生活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