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国退民进”到“官退民进”.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国退民进”到“官退民进”
许小年 明明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地方,也要坚持“国进”,其背后是“官进”的理性冲动

中国经济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当属国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进似乎已让位于国进民退。
政府有关部门最近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绝对控股的七大行业,即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列入“七大”的标准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只是这些标准中,除了公共品,其它均无经济学上的定义,而且这七大行业的选定也多处与文件给出的标准不符。
政府和市场的分界应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学特征决定,而不是其物理属性。以矿产资源为例,中国宪法规定,“矿藏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然而所有权和开采权是两回事,国家所有和民间开采可以并行不悖,不存在采矿业一定要由国企主导的道理。基础设施并非天然的政府专营品,政府介入的原因是基础设施产生的“外部效应”或者其公共品性质。
概念上的混淆和随意延伸,导致政府的错位与越位。国防是一项公共服务,应由政府负责,军工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私人品,可以在民间生产,从民间购买。机场是基础设施,民航客货运却和基础设施不沾边,但也被顺带纳入政府绝对控股的范畴。电网是基础设施,电力却不是。电信网络是基础设施,电信服务却不是。除了含义不清的“支柱产业”,石化不符合文件给出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如果这七大行业都是支柱产业,占全国人口60%的农业是不是支柱产业?占GDP近40%的服务业呢?是否也要由政府绝对控股?
即使对于外部效应、公共品和自然垄断这些经典的“市场失效”,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政府所有制不是惟一的、也往往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控制污染这样的外部效应,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如市场化的污染权交易、惩罚性征税、政府监管等,只有当这些方案的成本过高时,才考虑国有化,即政府通过控股企业来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同样,对于城市街道这样的公共品供应,政府所属公司投资修建并非惟一方式,招标承包给民间公司可能更有效,因为竞争会迫使承包商降低成本。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针对“市场失效”的政府干预都不应该赚钱。私人企业不赚钱的项目,国有企业也无法赚钱,政府必须提供财政补贴。同理,对于自然垄断这一“市场失效”,政府干预的目的是降低垄断价格,造福社会公众。理论上可以证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格必然令垄断厂商亏损,政府也要给与财政补贴。
从上述分析可以推理:如果政府所有制作为克服“市场失效”的一个手段,国有企业应该是微利或者亏损的,国有资产的经营不可能也不应该以保值增值为目标。如同政府的职能,国有资产应该是公益性的,而不是盈利性的。
然而实际情况与理论相左,2005年A股和部分H股公司的数据显示,七大行业以及与之相关产业的毛利率大多处于高位,%,%,%,电信46%,煤炭43%,港口和机场为52%,%,铁路为54%,%。除了发电、石油加工和航空,毛利率都显著高于一般认为是暴利的房地产开发业,%。
显而易见

从“国退民进”到“官退民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惜春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