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与色谱分析
由NordriDesign提供
把菊根粉或白垩粉(CaCO3)装在玻璃管中,将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管中,然后加入石油醚淋洗。随着淋洗进行,样品中各种色素向下移动的速度不谱法的高效率在于独特的“动态分离过程” ,即反复多次分配,它大大扩大了原来分配系数的差异,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由于色谱(包括电泳)分离的宏观特征之一是“差速迁移” ,即样品同时进入色谱柱或在同一起始位置,经过“一定时空”的分离:
◆ 内色谱:固定分离时间,各组分处在色谱或电泳分离通道上不同位置(如TLC的斑点位置)。
◆ 外色谱:固定分离路程,各组分以不同时间流出色谱柱或到达检测器(色谱图)。
距离和时间的测定是简便的和准确的。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十分重要和应用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它采用色谱分离和连续测定方式相结合方式,实现了对复杂体系中的多组分(包括价态、性质相尽的元素或化合物)分析。可见,色谱分析的关键是实现分离分析系统化/一体化。
现代色谱分析包括GC、HPLC、SFC、HPTLC、CE及联用技术。
色谱分析属于化学分析,还是物理分析?为什么?
色谱图与色谱参数
色谱图(色谱流出曲线)是柱后流出物通过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对时间或流动相流出体积的关系曲线图。它反映分离的各组分从色谱柱洗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记录组分在柱内运行的情况。
分离过程研究或分离制备,关注被分离物在柱上的位置;“谱带,Band”
分析测定关注分离信号;“色谱峰,Peak”
色谱峰的个数、位置、大小和形状?
l 色谱峰个数:与样品组分数有关
l 色谱峰大小:“定量” 峰高和峰面积
l 色谱峰形状:“高斯峰” ,峰宽 “柱效”:标准偏差、半峰高宽度、峰(底)宽
= 2 Wh/2 = W = 4
l 色谱峰位置:“定性” 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死时间或死体积;计算容量因子等参数
保留值定性的依据:两个相同的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应该有相同的保留值。但相反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即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具有相同的保留值的两个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这就使得使用保留值定性时必须十分慎重。
实验方法:在相同的色谱条件(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柱温、流速等不变)下分别测定被测化合物与标准样的保留值,如果保留值相等, 就可初步认为被测化合物为标准样化合物。
利用保留值定性方法简便, 除了要求提供标准化合物(对照品)、控制相同色谱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样品组分要有足够的了解, 同时相关组分的分辨率要足够高。
由于某些组分的保留值可能相同或非常接近, 可采用不同(特别是性质相差较大)的色谱体系, 如多次改变流动相组成后, 若被测化合物的保留值与标准物的保留值均保持一致, 则能进一步证明被测化合物与标准物一致。
其他色谱定性方法(自学) 。
如何提高保留值定性方法的可靠性?
色谱峰形状与峰宽
在等温线性的色谱条件下,色谱峰一般呈对称的正态分布(高斯,Gaussian)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方程为:
3a)为什么大多数色谱图不是对称的高斯峰?
3b)增大进样量,色谱峰增大,半高峰宽会变大吗?为什么?
3c)峰宽与柱效的关系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与组分的保留时间一般呈线性关系,即峰半高宽度或峰低宽度随组分保留时间呈线性增加。
4)影响色谱峰大小的因素
4a)峰高可以定量吗?为什么?
4b) 对于同一样品中的A和B两个组分,能否直接用峰大小判断它们的含量大小?
4c) 为什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较少采用归一化定量法?
● 进样量: m = CV
● 检测器灵敏度,如波长选择、灯能量
● 流速
● 记录仪参数(纸速、灵敏度)
(1)色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与其他仪器分析一样,色谱定量分析是一种相对定量方法。任何色谱分析的定量基础是:
Ai = fiCi0V0 或 hi = fiCi0V0
建立定量分析方法都必须验证A(h) m(C)的线性范围。
(2)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l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类型检测器上有不同的响应灵敏度
l 同一种检测器对不同类型物质有不同的响应值
色谱图是色谱分析的主要技术资料。色谱图除了样品(化合物)名称,还应注明色谱柱(固定相)、流动相(载气)、操作条件(柱温等)、检测器的类型和操作参数,样品类型及有关说明等。
色谱图提供的分析信息
l 直观分离情况
l 混合试样中的最低组分数
l 柱效 l 定性 l 定量
色谱法分类
色谱与色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