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第一节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节国民经济主要总量指标
第三节国民经济主要分析指标
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地测定、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即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二、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
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并存,即衡体系”(简称MPS)。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SNA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继而在经济发达国家推行,现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MPS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各行各业,把货物和服务都纳入核算范围,因而能更好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MPS与SNA的比较: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对资金运动缺乏完整而系统地反映。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MPS是以横向和纵向平衡法为主要核算方法,所以被称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用以描述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SNA主要采用复式记帐法,即每笔交易必须登录两次,一次作为支出,登在付款人的帐户;一次作为收入,登在收款人的帐户,这样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第二节国民经济主要总量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GDP)是指在一国(或地区)范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年或一季度)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是把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加总起来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其中: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主要统计指标
该方法从分配或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把生产全部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和固定资产折旧加总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第11章: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