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分析疗法
第1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第八章: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概观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的治疗
精神分析疗法评价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又称为心理分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conscious,前/下意识pre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二、人格理论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第9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意识层
前意识
潜意识
本 我
(一切行为动力的来源)
快乐原则
自
我
超我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适应作用
稽查作用
动力作用
人格结构说
人格结构理论(心理动力论)
第10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按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第11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三、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解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第12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压 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有人遇到紧急情况只会哭泣。
第13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的痛苦体验。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第14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渴望接解异性,但却表现出对异性的恐惧。
第15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二
*
*
四、性欲论/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
精神分析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