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二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第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关于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二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第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菌体半透明(比浊法估算细菌数量)
比表面积大(m2/g)
带电现象(-,G+ pI 2-3,G- pI 4-5)
半透性(细胞壁、细胞膜)
内部渗透压高( G+ 20-50,G- 5-6 )
包括 水(75-90%)、无机盐、蛋白质(占固形物的50-80%)、糖类、脂质和核酸等。
第4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细菌的营养
与生长繁殖
第5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autotroph)
以无机物(化能)或光合作用(光能)为能源
异养菌(heterotroph)
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大部分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分腐生菌和寄生菌。
第6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及生长繁殖的条件
水: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营养的吸收与
代谢均需有水才能进行。
碳源:主要来源于糖类,提供能量。
氮源: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质、硝酸盐、氮气等,合成菌体成分。
无机盐:钾、钠、钙、镁、硫、磷、铁 等。
生长因子:生长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
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等。
第7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氢离子浓度(pH)
~
温度
多数病原菌最适37℃
第8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气体(O2、CO2)
(1)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
(2)微需氧菌: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3)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
(4)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
CO2对细菌的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可满足自身需要。
渗透压
一般培养基渗透压适于大多数细菌。
第9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一般20~30分钟一代(代时)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退期
1-4h
8-18h
24h-
第10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
第1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细菌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分解代谢
所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组分的合成:合成代谢
第1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对糖、蛋白质的分解能力的不同,因而代谢产物各异;
据此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第1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合成代谢产物
1. 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
(2)毒素
(3)侵袭性酶
2. 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
(2)维生素
3. 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
(2)细菌素
第14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1. 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致热原)
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20min)不能破坏,180℃ 4h 或 250℃ 45min 或650℃ 1min 才能被破坏。
第15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1. 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2)毒素
内毒素
G-菌的脂多糖
外毒素
G+菌和少数G-菌产生的蛋白质
第16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1. 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3)侵袭性酶
具有侵袭性的胞外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的侵袭、扩散;
是细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
第17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二
2. 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维生素:某些肠道菌合成,如B族维生素、VK。
3. 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色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细菌鉴别
细菌素:只能杀伤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如大肠菌
素。无治疗意义,有
细菌的新陈代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