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离体繁殖
2006-4-3
植物离体繁殖(Propagation in vitro)植物快繁或微繁(Micropropagation)
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是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基础。
植物快繁与传统营养繁殖相比的优点:
繁殖效率高。生长速度快;
培养条件可控制性强;
占用空间小;
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便于种质交换和保存。
第一节植物快繁的器官形成方式
植物快繁的器官再生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短枝发生型
丛生芽发生型
不定芽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原球茎发生型
一、短枝发生型
类似于微型扦插,指外植体携带的带叶茎段,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萌发,形成完整植株,再将其剪成带叶茎段,继代再成苗的繁殖方法。能一次成苗,遗传稳定,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低。
二、丛生芽发生型
是大多数植物快繁的主要方式。指外植体携带的顶芽或腋芽在适宜培养环境(含有外源细胞分裂素)中不断发生腋芽而呈丛生状芽,将单个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成苗的繁殖方法。
不经过愈伤阶段,后代变异小,应用普遍,也可用于无病毒苗的生产。
三、不定芽发生型
指外植体在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形成不定芽,后经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分为通过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和直接产生不定芽两种方式。
外植体涉及多种器官,如茎段、叶、根、花器官等。是植物快繁的另一种主要方式,繁殖系数高。但变异率较高,尤其是通过愈伤途径产生的植株。
A
B
E
C
花烛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植物离体繁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