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压力下商业银行赢利方式探究的论文.doc通货膨胀压力下商业银行赢利方式探究的论文
[摘要] 本文分别从社会整体、企业、银行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价格上涨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影响,并从优化信贷结构、建立劣质贷款客户退出机制、加强行业信贷风险防范、把握信贷资金投放的节奏、完善管控机制、建立贷款二级市场、培养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七个方面提出了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提高商业银行赢利的途径。
[关键词] 价格上涨;商业银行;赢利方式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60-03
[作者简介] 毛一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湖北武汉 430074)
一、我上涨的情况分析
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升。%,%,%,4月由于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略有回落,%,5月起,猪肉价格一路走高。紧接着,牛奶、畜禽蛋产品、植物油、粮食等接连调价,以它们为原料的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的价格应声上涨,5月,%,创下此前2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的8月,%,创下近11年来的新纪录,%,。到了11月,cpi再创11年新高,%。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依然保持上涨态势,加之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国内流动性过剩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等因素,我国的通胀压力仍在不断加大。.
二、价格上涨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冲击
(一)社会整体对商业银行赢利影响
2007年以来,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防止和抑制价格的持续上涨,央行货币政策作了适时调整,不断调整利率,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使用各种工具调节信贷增长。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货币政策从
“稳健”直接改为“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些都会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总量和流向发生转变,使一些区域和一些行业的信贷风险增加。这种政策的推行将会使一些长期依赖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经营的企业、投资过热的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地区资金供求紧张,生产难以为继,形成新的贷款逾期风险和损失。同时,资金总量的控制使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贷款信誉度优良的企业不能得到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使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影响它们的还贷能力,造成银行利润的流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我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信贷政策紧缩,造成部分贷款硬损失就是例证。
(二)企业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影响
,企业资金使用意义发生质变,产生对银行赢利的影响。
物价上涨时期,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虽然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所回收的货币资金绝对数量增加了,大于当初所投入的货币量,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名义货币的增加量并不能弥补企业原材料等上涨幅度。本质上来说,剔除货币贬值因素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后,企业所实现的资金的增加是一种“虚增”,实际上企业可能是产生了亏损。再加上这种亏损的
通货膨胀压力下商业银行赢利方式探究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