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语用学是“废纸篓”之谬的论文.doc驳语用学是“废纸篓”之谬的论文
摘要: 本文针对“语用学是‘废纸篓’”的传统偏见,分别从历史、关系、范围、价值的角度指出了这种观点是传统语言学片面注重形式研究的产物,没有真正弄清楚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问题,忽略了语用学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错误地把语义学作为了语用学产生发展的原因,从而驳斥了由传统的不重视导致语用学是“杂物箱”、“废纸篓”的观点,否定了“语用学只接纳语义学容纳不下的内容”的观点,说明语用学不是因为语义学有了“容纳不下”的内容才产生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语用学语义学“废纸篓”
一、引言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其产生初期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受阻,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有人认为语用学就是一个“废纸篓”,它接纳人们因语义学容纳不下而要抛弃的内容(bar-hillel,1971)。这似乎成为了一个定论,沉重地压在语用学的头顶上,严重束缚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可以说,语用学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是带着镣铐的艰难起舞,没有传统观念上的真正转变,是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以及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的。这不禁让我们反思,语用学真是毫无价值的“废纸篓”吗?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开套在语用学头上的枷锁,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促进语言研究特别是语言运用和语言功能研究的新发展。因此,纠正传统观点的谬误,还语用学一个公道势在必行。
二、驳语用学是“废纸篓”论
(一)这种观点是传统语言学片面注重形式研究的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追根溯源,这种观点的产生不是没有其历史渊源的。.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由于受数学与逻辑学的影响,人们往往只强调语言的形式分析,以期发现语言内部具有普遍性的抽象规则。[1]于是,那些涉及语言使用而无法作形式化分析的、看似不符合常理的语言现象则往往被放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不受重视,在研究中常常被忽略掉。语用学就是这样,直到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中都很少有人提及,即使有人提及语用学,也只是将其比作“杂物箱”、“废纸篓”,没有认识到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价值。
自20世纪初索绪尔奠基现代语言学始,到后来相继出现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几个主要学派,如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还有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都倾其全力于语言结构研究而忽视语言运用研究。再到后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将语言分析高度形式化,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描写、排除语言使用和语言功能的研究上甚至比结构主义语言学有过之而无不及。[2](5)然而,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语言结构本身的研究和语言运用的研究关系密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研究语言结构,不研究语言运用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交际是语言的基本社会功能,交际工具这一基本属性就决定了研究语言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局限,那么由传统的不重视导致语用学是
“杂物箱”、“废纸篓”的观点,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二)这种观点没有真正弄清楚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问题
语用学研究的是被语义学抛弃掉的无用的废物?语用学是语义学的附庸,它从属于语义学?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语用学与语义学两者的关系与区别。其实,语义学要研究的内容,语用学也研究,比如它们都研究意义,都涉及意义的传递与提取,但它们互
驳语用学是“废纸篓”之谬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