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四小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
结
班主任心理疏导工作,从而更好的理解政教处和学校的思路并投入到工作中去, 通过政教处细心和耐心的努力,本学年班主任常规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班级风貌、校园文明氛围明显提高。
四、开展活动,提升德育管理内涵。
(一)、课外访万家——家校沟通的桥梁。
为深入贯彻《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蔡甸区“教师队伍建设年”实施
方案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家校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和谐、优质、可持续
发展的育人环境,我校积极开展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全体
教师认真对待家访工作, 务实、规范、做细、做到位。真正实现教师、
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态势。学校迅速成立“课外访万家”
活动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为组员。
而且分组到片,分包到人,家访前制定了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
5/12
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置,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
作。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的文件精神。全体教师树立一种家访“上门服务”理念。教育是服务
行业,所以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庭,
服务于社会。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及学生家庭情况第一手资料, 以
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
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个促进。在家访中,班主任及
任课教师能结合我校及学生实际, 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
行,许多教师的做法颇具特色。 有的班主任老师已经把家访有机地融
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 各年级班主任都能按照学校规定, 灵活多
样地组织班级任课教师开展家访活动。 针对我校留守学生多, 多为年
老体弱老人在家照顾,他们根本管不了学生的学习。为此,许多教师
经常利用手机短信平台、互联网与学生父母沟通,深受家长欢迎。
(二)、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做人德为首,爱心铸师魂” 。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应该放在首位,
只有教师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才能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一直以来,我们经常组织教师重温《教师法》 、《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意在提醒教师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千万不能忘记教师
的职责。我们还把“三爱三有三争”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
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 让每
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
6/12
《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 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 为了对教师负责, 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 我们聘请了校外行风正风监督员; 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 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措施的制定, 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在学习中提高, 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三)、德育活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
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班队活动、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三礼”教育、爱国主义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我们明确要求各年级都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明礼诚信的教育贯穿始终。抓好“三礼”教育,强化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树育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思品课的教学,班队会及大中队主题会,以及国旗下讲话和板报宣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结合本学期“六·一”儿童节对少年儿童进行队史教育,
蔡甸四小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