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d禹州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fqsnc.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禹州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各级旅游管理组织,加强了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使全市旅游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旅游业的社会贡献不断增强。,年均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0万元,年均增长13%。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初步显现。
——旅游资源开发初见成效。在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建设详细规划,以钧瓷文化、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为重点,相继开发了宋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画圣吴道子故里、大鸿寨、逍遥观、周定王陵、森林植物园、神垕古镇等景区景点。
——旅游服务功能初步完善。旅游景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旅游厕所、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标识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各类旅游服务机构达到25家。其中旅游景区7家、星级饭店4家,国内旅行社10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3家、旅游车队1家,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旅游营销宣传活动,不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包装推出了以钧瓷文化为龙头的禹州“一日游”线路,使禹州旅游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高了城市品位,树立了城市良好形象,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禹州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还处在由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基础形成时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缺乏龙头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形象模糊,旅游产品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的提高,旅游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出现一个旅游需求全面增长的时期。这种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禹州旅游业已具备的发展基础,将为“十一五”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建设和培育旅游精品景区,不断深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使其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力争使旅游人数达到230万人次,。努力打造钧瓷文化、生态休闲、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培育一批旅游龙头骨干企业,尽快形成核心产业优势明显、旅游服务功能完善,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调动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
2、坚持管理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立足大旅游,放眼大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旅游主管部门协调部门关系、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的能力;积极探索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有效途径和运作模式,在机制创新中寻求旅游业的新突破。
3、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现旅游产业总量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张,稳步提高旅游产业对市域经济的贡献率;在总量扩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产品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量与质的同步发展。
4、坚持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相结合。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高度重视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等资源的保护,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战略布局
“十一五”期间,禹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一心”、“一带”、“四区”。
(一)一心:市区旅游接待中心。强化禹州市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加强市区食宿、交通、购物、通讯、娱乐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

d禹州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fqsn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han30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