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叙文故事思想描写
第1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同学互批要求
(1)同组或同学交换评阅,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2)将对方的作文大声朗读一遍,帮助对方进一步改正词句上的错误。
(3)写出对方作文的两个优点,向对方学”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
第14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⑺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
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我那农村老父啊》,描写了贫困地区的一对父女常见的情况:女儿想上学,却不能不顾及父亲的难处;父亲爱女儿,但有旧思想的拘囿。他们都面临物质和精神的选择。文章以女儿“我”的口吻来展开记叙描写,自始至终贯穿希望与失望、感激与哀怨交织的感情,深深打动我们。直至最后父亲一句:“丫头,你要争气,咱上!”以及篇终作者感叹:“我的农村老父啊!”把感情推向高潮。
第15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二、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是为编故事而编故事。用讲故事来说理,比起单纯的说理更有生动形象的魅力。主旨是故事的灵魂,它主宰着故事的详略剪裁和行文倾向。
第16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要言不烦,画龙点睛。
记叙文中的议论要恰到好处,抓住“时机”,往往是在文中高潮或最有意义的地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没有论点、论据、论证,只寥寥数语,便把全文的要旨点出来了。
第17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①对人物、事件的要害部分进行具体化的叙述、描写,使之充实丰满。
“要害部分”,是指能够充分表现人物和事物特征,对表现主观情感、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内容材料,如人物的个性化语言、精彩行动、心理和事件的具体经过及必然发展趋向等。
第18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②学会用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寓理于生动形象的人物描绘和状物写景中。
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句交待人、事、物的有关方面外,更要用好描写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第19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③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造成不同寻常的渲染氛围,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精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
如鲁迅的《故乡》: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20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记叙文的主旨是以记叙为基础,从记叙中提炼,与记叙融为一体。
记叙文中的议论,必须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发议论,必须是从所叙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并和记叙的内容保持一致,而不能叙议割裂。
第21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自己做主
刘处长虽然到了退休年龄,办了手续,但那头发却是又黑又密,像个年轻人似的,在别人看来是用一头假发来装嫩。
一天,老伴对他说:“老刘阿,就别再留那官场头了,让别人误以为你恋着那处长的位置呢!你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你最好留成大背头,像个教授什么的,多上档次!”老刘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直奔理发店,师傅给他改了发型,吹了风,喷了摩丝。老刘出来,一脸阳光灿烂。
双休日,儿子儿媳回来吃饭,一见老爸变了发型,像见了外星人。儿子说,老爸,你的头发怎么变样了?老刘说,头发怎么了,不好看吗?从前是几十年一贯制,现在不是创新吗?这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儿子笑着说“‘俱’什么‘进’,‘接’什么‘轨’!呀,你这叫复旧。你的发型就像一个老学究,‘套中人’,老气横秋。我建议你留个新潮头。”老刘不以为然地说:“我又不是年轻人,又不想返老还童,既然已经改成大背了,就大背吧!”
在故事中传达思想
第22页,讲稿共36张,创作于星期三
儿媳一听,忙制止说:“绝对不行,大‘背’的‘背’就是‘背时’的‘背’。”多杀风景啊!儿子儿媳说着,硬把老刘塞进了车里,去理发中心给老刘理了个新潮发型。
又过了一个星期,女儿从外地回来,一眼看见爸爸的新潮发型,冲着爸爸嚷道:“爸爸,老了就是老了,事实无法改变,就别再留恋青春年华了。这种发型不适合您!走,快到理发店,帮您理个小平头,小平头是一个哲理性很强,很有内涵的发型,要不,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怎么都对这个发型情有独钟呢?”
老刘经不住女儿的评说,只得随着女儿去理成了小平头……
到了月底,一家人包了桌酒席祝贺老刘六十大寿并光荣退休。老刘让儿女们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大家来到酒店,没事又说起老刘的发型,都说自己的设计最合理,最美观,最大方。说着说着,老刘来了,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全家人都感到纳闷。老刘说:“退休一个月
记叙文故事思想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