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经典LC与HPLC比较
HPLC:采用高压输液泵,高效微粒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
HPLC特点: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样品回收方便
2022/7/31
2022/7/31
GC与HPLC的比较或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
流动相: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酸性水溶液;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碱性水溶液;
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的反复离子交换反应;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亲和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电荷、存在形式等有关。亲和力大,保留时间长;
阳离子交换:R—SO3-Na+ +M+ = R—SO3-M+ + Na+
阴离子交换:R—NR4+Cl- +X- = R—NR4+X- + Cl-
应用:离子及可离解的化合物,氨基酸、核酸等。
2022/7/31
四、离子对色谱ion pair chromatography
原理: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水性离子对化合物,使其能够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
阴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铵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或氢氧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对离子;
阳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作为对离子;
反相离子对色谱:非极性的疏水固定相(C-18柱),含有对离子Y+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试样离子X-进入流动相后,生成疏水性离子对Y+ X -后;在两相间分配。
2022/7/31
五、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色谱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其与离子交换色谱的区别是其采用了特制的、具有极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柱填料,并采用淋洗液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法。
传统离子交换色谱存在着两个难于解决的问题:
(1)需要高浓度淋洗液洗脱且洗脱时间很长;
(2)洗脱后的组分缺乏灵敏、快速的在线检测方法。
2022/7/31
1、离子色谱法原理
离子交换原理,与传统离子交换的不同点:
采用交换容量非常低的特制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细颗粒柱填料,高柱效;采用高压输液泵;
低浓度淋洗液或本底电导抑制(在分离柱后,采用抑制柱来消除淋洗液的高本底电导);
可采用电导检测器,快速分离分析微量无机离子混合物;
各种抑制装置及无抑制方法的出现,发展迅速。
2022/7/31
2、离子色谱优点
(1)分析速度快
可在数分钟内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2)分离能力高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使常见的各种阴离子混合物分离;例:使用双柱法,在十几分钟内,可使七种阴离子完全分离。
(3)分离混合阴离子的最有效方法
(4)耐腐蚀,仪器流路采用全塑件,玻璃柱
2022/7/31
3、离子色谱装置类型 suppressed apparatus of IC
抑制型:抑制柱型、连续抑制型
~。
非抑制型: 当进一步降低分离柱中树脂的交换容量(~),使用低浓度、低电离度的有机弱酸及弱酸盐作淋洗液,如苯甲酸、苯甲酸盐等。检测器可直接与分离柱相连,不需抑制柱。
2022/7/31
离子色谱连续抑制装置图
2022/7/31
离子色谱连续抑制原理图
2022/7/31
4、离子色谱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C
阴离子分析:
双柱;薄壳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柱(3×250mm),
流动相:·L-1 NaHCO3 / mol·L-1 Na2CO3, 流量138 mL/hr。
七种阴离子在20分钟内基本上得到完全分离,各组分含量在3~50 ppm。
2022/7/31
六、排阻色谱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凝胶(具有一定大小孔隙分布);
原理:按分子大小分离。小分子可以扩散到凝胶空隙,由其中通过,出峰最慢;中等分子只能通过部分凝胶空隙,中速通过;而大分子被排斥在外,出峰最快;溶剂分子小,故在最后出峰。
全部在死体积前出峰;
可对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5范围内的化合物按质量分离
2022/7/31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一、液相色谱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of HPLC
二、液相色谱流动相
mobile phase of HPLC
三、分离条件的选择
§3-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