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话西关
广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广州又是一座时尚之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在引领风气之先;了解广州历史的人都深知,它还是千年商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喜商好贾驶入内巷,岸上的花贩子笑着、嚷着,将花卸载、分装,然后退潮一般散入一条条街巷,沿街摆卖或送入大宅闾阎,一时间,白花晃眼,叫卖声悠扬,暗香袭人,真的是水秀花香,满城如雪啊……如此美景妙情,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记述。“广州有花渡头,在五羊门南岸,广州花贩每日分载素馨至城,从今上舟。”(李调元《粤东笔记》)“看月人谁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何梦瑶《珠江竹枝词》)所以,说西关,离不得花地;说花地,脱不开西关。
西关是撩人情思的话题,是很多作家最喜爱表现的对象。在作家笔下,西关风情万种。写广州百年沧桑准时尚风俗,笔下不涉及东山、西关,几乎不行想象,尤其写广州商贸对外沟通历史、商战文化、市井人家生活、岭南风情广府文化,更是少不了西关。一句话,西关这一方水土最广味,最适合寻幽探奇了。西关隐蔽的故事,西关的风采,西关的韵味,西关的独特魅力,不仅让寻访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作家流连忘返。当代闻名作家中,我所知道的就有欧阳山、何卓琼、张梅、张欣、杨万祥、叶曙明、梁凤莲,以及散文家黄爱东西、王美怡等等,都从各自角度、以各式体裁及题材来写过西关。
今日,风情万种的西关更需要有新篇章来表现她——不仅描画出她曾有过的动人风姿,更要呈现她的崭新风貌,并且深刻、传神地传析出她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灵魂。
《家住西关》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期盼、读后不禁要击节赞美的书。这是一本散文集,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全书由十几位作家的四十多篇散文合集而成,篇篇所写,皆是西关。写都是熟识西关生活的文化人,甚至本身就是生长于斯、工作于斯,长期的浸泡、濡染,早就让他们和西关声息相通。他们了解西关的历史、风俗、典故、生活方式,了解老少邻里的脾性、做事风格,了解这里的风和雨、每一片落叶和飘逝的花香。他们将西关的一切,历史和人文典故,美景和生活习俗,举凡生活中要遭受到的种种,居所、饮馔、酿造、出行、交往、花事、商贸、训练、宗教、艺术、嬉戏……娓娓道来,既亲切,又生动,读之,如睹目前,如饮甘霖。
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分工有序,篇篇专攻独项,不会广谈阔论,合而成札,却蔚然大观。假如说每篇散文都是一个珠子,那么整本书就串成一条珍宝链,不仅一一呈现了西关的万种风情,也让全书有了风情万种的韵味。
翻开这本散文集,跃入眼帘的首篇文章是吕硕文先生的《古城墙头望西关》。这本书里有很多篇都是美文,而我首推此篇。硕文先生享誉广州文坛已多年,他是外乡成长起来的作家,文学功底深厚,长期在新闻界工作,思维活泼,目光敏锐,加之对岭南文化、广州风俗民情长期关注和讨论,素有心得,所以,每有文章,不但文辞美丽,而且总能以不同常人的独特视角,另辟蹊径,写
风情万种话西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