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学问梳理】
1、根底盘点
(1)字音:
踱步duó 弥望mí  抖动chàn
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心底留下的痕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这一单元散文时,要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要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走进的心灵。
3.(方法)精要:
方法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时,要绽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共享作家的共性思想。


方法二:
阅读时,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做一些批注,写一写自己的心得。同时反复朗读美丽的段落,最好背诵下来,这样反复咀嚼,就可以增加对散文的鉴赏力量。
【写作广场】
1、素材积存
课内素材: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运用的比方、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常养成细心观看四周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殊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固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颜色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比照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非常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稀稀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5)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松软的触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景物。)
(6)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描写景物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学问2
其次单元
《诗经》二首 《离骚》 《孔雀东南飞》 《诗三首》
【学问梳理】

(1) 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通“非”)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畔”)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暮”)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通“彰”)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法规而改错。(通“措”)
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郁悒”)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通“圆”)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通“罹”,患病)
终老不复取 (通“娶”)
槌床便大怒 (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 (通“韧”,松软而牢固)
府吏见丁宁 (“吩咐”,叮嘱)
虽与府吏要 (通“邀”)
摧藏马悲伤 (同“脏”,脏腑)
(2) 古今异义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
颜色繁杂)
便可白公姥 (告知/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得意/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见/不受拘束)

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