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米格-31战斗机系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米格-,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米格-31战斗机简介
米00m的高空侦察机,也可攻击飞行高度25〜50m的低空入侵的攻击飞机和巡航导弹。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其条状天线分布在弹体外测。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第一个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远距空空导弹。其性能与美国的“不死鸟”运距空空导弹相近,仅最大射程差一些,为120km,“不死鸟”最大为200km。
该机是第一种装有SBE-16相控阵天线雷达的战斗机,有3000个移相器,具有下视和下射能力。垂直方向扫描+-70度,水平方向扫描+-60度,能够发现隐身飞机,搜索距离300公里,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通过火控计算机筛选,首先攻击4个威胁最大的目标。如果4机编队飞行,间距200公里,则4机组合雷达扫描覆盖面宽度可达800--965公里,可起到空中预警机的作用,并可以不依赖地面指挥系统的引导,独立在雷达盲区内搜索,截获目标。
机上有8个外挂点,可携带4枚AA-9远程空空导弹,2枚AA-6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AA-8近程空空导弹,机身右侧装有一门23毫米(加特林)6管转管炮,射速每分种6000发,备弹260发,最大外挂能力6000公斤,有很强的空中截击能力。该机1991年6月在巴黎国际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世人瞩目。目前,米格-31战斗机是俄罗斯防空军的主战飞机。
功能特点
1984年,该型开始研制。1985年,飞行员BorisOrlov与导航员LeonidPopov驾驶代号051的原型机首飞。1992年2月开始公开展示。M型除翼面、进气道作了些改动外,还改进了发动机和其它子系统,采用了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多功能CPT座舱显示、新型雷达及其它探测装置,其新型火控武器系统代号Zaslon-M。使用了整体式风挡。采用了综合自卫电子战系统,取代了过去相互独立、无法互联的多个电子战设备。增加了外挂点,使得该型号可携带6枚远程空空导弹,或者在翼下携带4枚R-77中距空空导弹,作战能力有较大提高。至1991年该机已生产200多架。该型号使用改进的D-30F-6M发动机。
该机采用三梁结构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41°,下反角4°,翼根前缘边条后掠角70°。前缘装有4段液压操纵钛合金前缘缝翼,最大偏角为10°。兼有低速增升装置和机动襟翼的功能。后缘襟翼最大偏转角30°,副翼偏转角为±20°,机翼半翼展上表面正对挂架处装有翼刀。机身有50%的材料是合金钢,16%是钛合金,33%轻质合金。采用楔形进气口,下唇由铰接板组成,有大的辅助进气门,可自动控制激波的最佳位置和进气量。因此发动机较为不易发生喘振和熄火,克服了在亚音速范围内耗油率大的缺点。
机身下方装有液压操纵的减速板,尾罩内有两个减速伞。大后掠双垂尾略向外倾,垂尾根部装有向前延伸的整流片,插入式方向舵。大后掠全动平尾,机身腹部有向外倾斜的腹鳍,垂尾及腹鳍上有埋入式天线。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向后收起。主起落架为小车式,装有2个前后左右均错开、成阶梯排列的机轮,向前收入进气道下方。
机头装有C5M-16“掩体”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距离达200千米,可同

米格-31战斗机系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