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勤俭美德始于家教教学.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勤俭美德始于家教
双枣初中 李厚宏
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家长太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尤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勤俭美德教育。农村,早晨家长们骑车甚至包车送孩子上学,给孩子几元钱,让孩子自由花费,孩子们在校内外大手大脚地花钱,从纸勤俭美德始于家教
双枣初中 李厚宏
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家长太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尤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勤俭美德教育。农村,早晨家长们骑车甚至包车送孩子上学,给孩子几元钱,让孩子自由花费,孩子们在校内外大手大脚地花钱,从纸片游戏到沉迷网吧,逐步走向堕落之途。小时候没能很好地受到教育而被放任自流,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究其原因,虽然有学校、社会等方面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但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对于孩子们勤俭美德的教育,关键在于家庭、家长。
身教重于言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朱子家训名句便是我们作为家训刻书于中堂中。我常以身作则,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一切良好行为,完全靠家长的力量。家长的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是因为:其一,在平时,他们没有是非、善恶、美丑观念,而模仿性强,言行举止以长辈为模仿对象;其二,幼儿时期在家庭这个空间中活动时间最长,与父母交往的机会最多,因而父母对孩子的熏陶、感染作用是无处不在的。宋朝宰相张知白,地位很高,但他还是住破旧房子,吃穿俭朴,很多人劝他不必这样节俭,但仍然保持节俭的美好品德。受他的影响,他的子孙们都养成了节俭的好风气,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确实,现在有不少孩子的家长没有当好“第一老师”的角色,给子女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家长花钱浪费,没有计划,孩子往往也是如此,家长美容标新立异,孩子更是不同一般。有不少家长主动为孩子购金置银,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其实,这样做,会幼小的心灵造成更大的危害。
勤俭美德要从小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犹如幼苗,必须培养教育,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可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贵族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虽身为贵夫人,但她仍然纺织不停。儿子怕在人前丢面子,劝说她不要纺织了,她不但不听,反而批评了儿子,并经常教育儿子要懂得即使是贵族也应勤于劳作的道理,这就是有名的“敬姜论劳逸”。正是在好的教育下,儿子自幼养成了勤劳节俭等良好品德,日后,成为当朝的高官。
有些家长也懂得不能溺爱子女的道理,但他们常以“孩子小不懂事”,“懂事了再好好管教”来宽慰自己,迁就孩子。殊不知,勤劳节俭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也应自幼培养。有一位学生,因家长忙于工作,小时没能很好地受到教育而放任自流,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从小学到中学,各方面表现很差,初中二年级时,已发展到愉抢别人的钱包,以满足自己的奢侈。这时家长着急了,采取高压手段加以治理,结果为时已晚,不但未“治理”好,反而使孩子离家出走,最后被送到工读学校。类似例子真是太多了,所以家长教育子女一定要确立一个
“早”字,子女幼小时可通过一些生动的幼儿故事,教育他们自幼不乱花钱,不攀比吃穿,少吃零食,以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的零用钱家长也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教育他们将得到的零用钱、压岁钱、生日贺礼等存

勤俭美德始于家教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新起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