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相识时间》教学反思 1
这两周学习了第七单元《相识时间》。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相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想事务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依次支配事务,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相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相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相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验视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驾驭基本的时间学问和技能。
3、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学问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精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相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相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打算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生疏,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常常接触时间,并已驾驭了关于时间的一些学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供应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学问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依据“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加探讨为主体,给学生供应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视察、操作实践、合作沟通中,达到学问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视察思索,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驾驭学问的同时收获胜利,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念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学习方法,独立思索,合作沟通,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索,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沟通,通过小组探讨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学问的同时,达到才智的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