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部肌腱损伤
第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部屈肌腱解剖
第2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屈肌腱的分区
第3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Zone Ⅰ和Ⅱ滑车系统
环形(A)滑车较厚硬、坚韧。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干扰少 为使断端缝接处平滑抗张性更好 在周边间断缝合
第25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双十字缝合法:用单针3/0肌腱线缝合,此方法操作简便,常常用于断腕断臂再植,主要为节省时间,但肌腱缝合处抗张力弱
第26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Bunnell缝合法: 用双直针3/0涤纶单丝线缝合,此法操作复杂,缝合有影响肌腱血循环作用,现已基本不用
第27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Becker缝合法:肌腱断端呈斜行损伤,用5/0无创伤单丝线,间断缝合。此法抗张力较强,因缝合线较多,肌腱端需重叠,肌腱长度受到影响
第28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津下(Tsuge)缝合法
第29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肌腱端-侧缝合法
一条动力肌腱移位到多条肌腱时,应用编织方法缝合
第30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编织缝合:用于粗细直径不等的肌腱缝合
第3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直径相等的肌腱也可用编织缝合
第32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鱼嘴式缝合法:用于直径不等的肌腱移植
第33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肌腱-骨缝合方法:适用于肌腱止于骨上的缝合
第34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缝合的原则
肌腱缝合方法有多种 各有优缺点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均应力求
操作简单
抗张力强
缝合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干扰少
缝合处平整光滑
第35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屈肌腱修复—皮肤切口
伤口清创 需要延长切口 指部及掌部作Z形或连续锯齿样切口 腕部及前臂亦需采用纵Z形切口除了肌腱本身 神经及血管尤需看清并同时处理
第36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屈肌腱修复
屈肌腱断裂后,由于手指关节伸直,远侧断端向远侧缩去一般将指关节屈曲到受伤时的角度,断端能在伤口处外露。近侧断端回缩常较远,假如长腱纽是完整连续的,长腱纽可限制其回缩。如果断在长腱纽附着点以近,则近侧断端可以回缩很远
第37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Ⅰ区修复
指深或拇长屈肌腱在短腱纽以近断裂,可以用Kessler法直接缝合,如果回缩很远,则可用抽出钢丝法将近断端肌腱先“8”字缝合 钢丝尾从指甲旁末节背侧穿出,在橡皮垫上拧结使近侧肌腱不能回缩,然后肌腱作端端缝合.
第38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Ⅰ区修复
鱼嘴式缝合可把远侧屈肌腱横片一分为二,把近侧腱头夹在其中作褥式缝合;或把指深屈肌腱抵止处的指骨凿一条缝掀起骨片,把腱头埋入骨缝再对肌腱进行缝合
第39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Ⅱ区修复
原则已改变,禁区已打破,一期修复是最满意的疗法采取“Z”形切口暴露屈肌腱鞘,保护指固有血管、神经束,如有神经断裂,肌腱缝合完毕一并修复
第40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Ⅱ区修复
将伤口近端腱鞘做L形切口,尽量切开交叉韧带部分的腱鞘而避免环状韧带部分,三角瓣角上缝牵引线牵开以便能看见管内结构。屈曲各关节及按压肌腹使两侧肌腱断端分别滑出腱鞘管口,观察伤情与清创整修。
第41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Ⅱ区修复
先将近侧屈肌腱引出为防止回缩,~2cm处横穿腱鞘将其别住。深腱与浅腱应保持在一起,以便不阻碍相互血运的联系,先在深腱上作半个Kessler或采取其他缝法,线头从断端处引出作为牵引用
第42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FDS当视其断裂在Camper交叉的什么部位再决定具体修复法:
断裂在交叉以远,两股肌腱作“8”字缝合
断裂在交叉以近,采用Kessler法缝合即可,务必使表面光滑
Ⅱ区修复
第43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Ⅱ区修复
表面用5-0单丝锦纶线间断缝合,使其光滑。拔去注射针头后屈腕30°,然后轻柔地伸屈手指各关节,看缝合的肌腱能否自如地通过腱鞘修复处 保持腕及手指的位置,勿使缝线从肌腱中拉豁 修复神经并缝合皮肤,指甲上粘上衣领钩,以Kleinert活动夹板固定
第44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Ⅲ区修复
肌腱及指总神经修复容易效果也好。缝合处用蚓状肌包裹,以防粘连
第45页,讲稿共84张,创作于星期二
Ⅳ区修复
肌腱在腕管内,,将腕横韧带从一头切开,修复指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并将指浅屈肌腱远、近两端各切除一段以防粘连。若仅是指浅层肌腱断裂,则全部修复,正中神经缝合而
手部肌腱损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