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的临床的价值
1. Wunderink R, et al. Chest. 2003;124:1789-97.
P = NS
临床治愈率 (%)
P = NS
P <
(221/417)
(202/387)sco, CA. Abstract 2205.
组织/体液
利奈唑胺给药剂量
药物浓度 (mg/L)
血浆/血清 组织/体液
穿透率(%)
上皮细胞衬液1
600 mg q12h PO (6剂)
200
炎性水泡液2
600 mg q12h PO (5剂)
104
骨3
600 mg q12h IV (2剂)
60
肌肉3
600 mg q12h IV (2剂)
94
脑脊液4
10mg/kg(600mg)IV(4-5剂)
71
腹膜透析液5
600 mg PO (1剂)
61
* 健康人药代动力学数据及药物体外抗菌活性不一定与临床疗效有关。
利奈唑胺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
临床疗效差异的原因之一 PK/PD的差异
15
给药时间
平均浓度
比例 (肺组织浓度/血清浓度)
血清浓度(mg/L)
肺组织浓度(mg/kg)
1小时
2小时
3-4小时
6小时
12小时
1. M cruciani et 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1996;38:865-869.
万古霉素在肺组织的药物浓度远低于血清浓度
16
利奈唑胺在ELF中的浓度
MIC90=抑制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上皮内液
血浆
金葡菌
肺炎链球菌
末剂给药后时间(小时)
平均浓度(μg/mL)
Conte JE Jr, Golden JA, Kipps J, Zurlinden E.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2;46:1475-1480.
利奈唑胺(斯沃)在血浆及肺上皮衬液(ELF)中的半衰期接近7小时,在12小时的给药间期内药物浓度始终高于MIC90
17
CrucianiM , Gatti GazzariniL ,et a l. Penetration of vancomycininto human lung tissue. 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6,35(5):865
1. 关于万古霉素治疗的药效、剂量、监测、给药方式以及药物的毒性,以往一直存在争议。
Cruciani等人1996年报道:对于敏感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1小时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g,肺内药物浓度持续超过MIC的时间<12小时。
临床疗效差异的原因之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困惑
18
Goldstein FW, Kitzis M D. Vancomyc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sureus:
no apocalypse now. Clin Microbiol Infect,2003,9(8)761
2. Goldstain和Kitzis等最近提到,以标准剂量的万古霉素(1g每日2次)治疗,仍有40%的病人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浓度。由于万古霉素在上皮细胞液内的浓度未超过血浆浓度的20%,因此可以肯定万古霉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非常低。
临床疗效差异的原因之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困惑
19
Ariza J, Pujol M, Cabo J, et in surgical infections due to methici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sureus with heterogenous resistance to vancomycin. Lancet,1999,353(9164):1587.
3. 在多种状况下尤其是治疗肺部感染时万古霉素的临床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为:
万古霉素和一些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合用时呈拮抗作用。
由于万古霉素特异组织渗透性有限,故在治疗局部菌量高的病变如脓肿等时,其疗效降低。
而异体植入如导管也可以降低万古霉素的活性,尤其在治疗GISA感染时,而去除植入物则可提高其疗效。
Goldstein FW
利奈唑胺的临床的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