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软案反思反垄断 ---第六章案例分析
经济学院03级四班
编辑ppt
案例分析
垄断的无效率表现
微软案缘何不了了之
新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与竞争
反思我国反垄断
编辑ppt
垄断的特征
垄断者是价格制打击竞争对手
攫取垄断利润
——经济力量失衡
——各方利益冲突
——阻碍技术创新
编辑ppt
垄断的合法性
不滥用垄断地位
垄断的合理性
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编辑ppt
反垄断的例外——知识产权
根据法律赋予的独占程度
经营者:形成预期
确定技术开发和创新投资的经济回报
增强市场竞争力,释放竞争潜能
编辑ppt
在进行反垄断时,我们应该——
合理界定非法垄断与合法垄断
以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
IT产业数字革命条件下,效率第一位
合理利用垄断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编辑ppt
中国的反垄断
概述---中国的反垄断进程
垄断类型
跨国公司垄断
行政垄断
反垄断措施
反垄断效果
编辑ppt
中国的反垄断进程
早在一九八0年十月,中国就颁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概念,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
此后中国又逐步制定了一些涉及反垄断法律和法规,包括于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七年分别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在还没有出现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的中国市场上,垄断一直不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虽然有行政垄断的存在,但当时人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开展竞争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直到近几年反垄断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公众的视野,才开始真正被各方人士所关注。
前不久,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出台了《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其基本框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为依据,并于今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实施。
该法规主要针对价格垄断行为,提出了一系列的界定标准、限制措施和处罚办法,为反对当前市场上垄断操纵价格提供了更为完备的依据。
目前《反垄断法》的制定进入提速阶段,相关草案已提交人大部门,相信在不久之后即可出台。
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反垄断法规体系,中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编辑ppt
中国的垄断形式
中国目前面对的垄断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二是行政垄断。
跨国公司垄断: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通过企业横向并购、品牌控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在我国取得市场优势甚至是独占的地位,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
以苏南地区为例,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1/3的企业选择并购国内企业的办法落户这个地区。与跨国公司早期在东道国建立新厂的方式相比,这种“买企业”的做法显得更直接,更具有渗透性。如可获得当地企业已经取得的市场份额;得到熟悉当地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易于同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从而取得政府补贴或者其他优惠待遇。这些方式虽然一般不会大幅度提高市场的集中度,但如果并购的企业过多,所占市场份额过大,就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
编辑ppt
跨国公司的扩张手段
跨国公司的扩张手段
仍以苏南地区为例。在跨国公司密集的苏南地区,扩张势头十分迅速。从他们选择的路径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某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分别并购同行业中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内企业。美国柯达公司的并购行为就是典型的“通吃”。早在1998年,柯达就通过一系列并购协议,把除乐凯以外的几乎所有洗印材料和照相器材厂家收归旗下,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二是原来主要向中国出口产品的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同行业企业。主要表现在家电、汽车等商业领域。
三是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的实力企业。
另外,品牌控制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迅速取得优势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据江苏省工商局统计,近3年来,至少有10个以上的知名企业品牌被外国企业“吃掉”。
编辑ppt
部分行业跨国公司与本土公司市场份额现状
部分行业
中国本土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在华所占市场份额
软件行业
基本没有。
国内操作系统软件市场、支撑软件(包括数据库软件、软件开发工具和介于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件)产品市场基本由国外软件所垄断。
感光材料行业
国内生产感光材料(胶卷)的只有乐凯一家,市场份额15%左右。
柯达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富士公司超过25%;其它如柯尼卡公司等占8%-9%。
电脑行业
联想公司在商用PC、消费PC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较高。
但在IA服务器:%;%;%;%。
手机
由微软案反思反垄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