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
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
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
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
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
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
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
比)。
(2)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
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凡采
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公园的春景效果
公园的秋景效果
公园绿地内公共活动空间应避免使用大面积的铺装。在大广场宜规划绿地、种植池,栽植冠大荫浓的乔木,将大尺度的铺装广场塑造成绿荫覆盖的大型公共休憩空间。
(1)公园绿地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做到高处堆山、
低处理水,土方就地平衡,切忌为了追求景观效果挖湖堆山
破坏原有的景观风貌。
安息角不得大于20度,超过20度时,应采取护坡、固土或防冲刷的工程措施。
(3)在竖向设计中公园绿地应适当设置下凹绿地,比例
占绿地面积的10%—30%,满足2年一遇的降雨不外排。
下凹绿地排水口
(4)营造地形时,应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周边环境,保
护范围应为树冠投影外3m-8m,并不得更改树木现状覆土标
主要园路系统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宽度不低于4m
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及饰面.
-,面层材质宜选择耐磨、防滑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