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烯烃
§ 、 炔烃
§ 、二烯烃
第三章 不饱和烃
整理课件
一、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1. 乙烯的结构
§ 烯烃
整理课件
sp2杂化
To form a planer溴乙烷
整理课件
烯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反应
整理课件
加成是亲电的:
烷基是给电子基。
双键上电子云密度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
溴与一些烯烃加成的反应速率
烯烃的活泼性:
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H2C=CH2
整理课件
CH2=CH2
H2O/H+
CH3CH2OH
HX
CH3CH2X
H2SO4
CH3CH2OSO2OH
烯烃的反应活泼性:
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H2C=CH2
硫酸氢乙酯
H2O/H+
CH3CH2OH
整理课件
(1) 加硫酸
(CH3)2C=CH2
0~15OC
H2O
硫酸氢叔丁酯
叔丁醇
带负电荷的部分加在了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
整理课件
(2) 加次卤酸
CH2=CH2 + HOX
HOCH2CH2X
X = Cl, Br.
CH3CH=CH2
Br2/H2O
1-溴-2-丙醇
整理课件
(3) 加HX
反应机理
正碳离子
整理课件
烯烃与卤化氢的亲电加成反应
整理课件
CH3CH=CH2 + HCl
反应活性:当HX不同时,其加成反应的难易次序为:
HI > HBr > HCl,其主要原因是HI分子中I原子半径大,变形性强,其可极化性也大。
产物I是主要产物
马氏(加成)规则:不对称烯烃加不对称试剂时,主要产物是:带负电荷的部分总是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带正电荷的部分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整理课件
马氏规则的解释:
a. 反应物的结构
诱导效应
整理课件
b,正碳离子生成的难易和稳定性比较
Ea1
Ea2
Ea1<Ea2
整理课件
2°正碳离子稳定性强
1°正碳离子稳定性差
2-溴丙烷
(主要产物)
1-溴丙烷(少量)
整理课件
---正碳离子的结构
sp2杂化的碳原子,空的P轨道,
σ-p共轭使三种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不同
整理课件
碳正离子稳定性次序: 3o C+ > 2o C+ > 1oC+ >+CH3
给电子基,使正电荷分散,碳正离子稳定:
吸电子基,使正电荷更集中, 碳正离子不稳定;
诱导效应
即: 叔 > 仲 > 伯 > 甲基碳正离子
同理有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
整理课件
(三),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马氏加成,过氧化物效应):
整理课件
反应机理:
稳定性: I > II, 故 I 为主产物。
由过氧化物存在而引起烯烃加成取向的改变,称过氧化物效应。
整理课件
2. 烯烃的氧化反应
1) 环氧化
与 过氧酸(RCOOOH)的 反应
环氧化物
环氧乙烷
整理课件
2) 与KMnO4反应
KMnO4的稀碱溶液
H2O/OH-
烯烃的氧化是制备1,2-二醇的重要方法
KMnO4/OH-
顺-1,2-环己二醇
邻二醇
整理课件
KMnO4的酸溶液
通过分析氧化产物的结构,推测烯烃的结构
整理课件
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反应中迅速褐色,可用来鉴定不饱和烃。
不同结构的烯烃生成不同的氧化产物,可用于烯烃结构测定
整理课件
3) 被 O3氧化
丙醛
甲醛
臭氧化物
Zn
整理课件
丙醛
甲醛
通过分析氧化产物的结构,推测烯烃的结构
整理课件
不同结构的烯烃生成不同的氧化产物,可用于烯烃结构测定
整理课件
3,聚合反应
聚乙烯是绝缘性能好、用途广泛的塑料
齐格勒—纳塔
催化剂
n
n
整理课件
聚乙烯
聚丙烯
整理课件
4,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
三烷基硼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羟基取代硼原子得到醇。
得到反马氏加成的醇
整理课件
5、-H 上的反应
卤代反应
整理课件
N-溴代丁二酰亚胺
特点:反应停留在单取代
整理课件
一, 炔烃(alkyne)的结构和命名
1. 结构: 通式 CnH2n-2, 官能团为-C≡C-.
碳原子sp杂化
碳原子以sp杂化后形成二个sp杂化轨道和二个未杂化的p轨道。
§ 炔烃
整理课件
乙炔分子中的键
《不饱和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