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口耳目》说课稿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口耳目》说课范例含评课记录与教案设计
一、说教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ノ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合作、互助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设计及依据如下:
我采用循序浙进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由图文结合识字向形义结合识字。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学生不仅会认,并且学会书写。
具体环节如下:
(1)识字游戏。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识读教师出示的前6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识字
①将上一环节认得的字,与每个生字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学生理解字,由形到义的过程。运用图片和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
②出示另6幅图片,观察这6幅图片所画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汉字的经验,找出与现在6幅图相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学生学会运用形义结合,识记汉字之后,有很强烈的书写愿望。而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为学生进一步自学生字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采用游戏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住字形,而且还了解字议,增长了见识。
同伴建议:
李媛媛:对于象形文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解释,让学生会辨认即可。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图右下角的字符和生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只要能看出它们在形状上相似,并能简单的说一说,会辨认就行。
(语文课堂网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口耳目)
周敏: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会认能认的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
张爱玲:领读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自己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领读后可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

《口耳目》说课稿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gusiyu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