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与存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153B
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口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口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 分:3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数据采集与存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153B
课程类型:口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口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口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 分:3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
先修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和统计专业 (大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和统计专业(大数据分析) 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掌握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的基础知识,熟悉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方法,熟 悉数据存储的机制、数据查询和应用;从知识结构和实验操作经验等方面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目标1: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目标2:掌握数据存储的方法和原理;
目标3:掌握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系统、大数据计算机基础、程 序设计基础及应用等基本原理后,学台。具体
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原理与方法、数据存储的传统方法及应用、大数据存储方法及
应用等;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课程讲解和计算机实验相结合的方 法强化所讲授的内容;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预留作业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温 习和巩固;通过实例化的编程实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 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布置相应的小作业,通过上机实践。每一章根据所讲 授的理论知识都设计与此对应的上机内容。通过上机学习强化对本课程的理论 的理解和掌握。
(四) 学习要求
为有效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首先具备操作系统、大数据计算机基础、程 序设计基础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该熟读课程大纲,提纲挈领地掌握大 数据的基础理论、相关技术、包含的内容及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随后按照大纲 熟读教材,并通过课后思考和上机实践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反复学习。
(五) 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数据采集与存储是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的基础;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地进 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是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所必须的技能;课程结合实际案 例从理论和实际应用出发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应用,为培养大数据领域合格数 据工程师奠定基础。
(六)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操作系统、大数据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及应用等是该课程的先修基础,如果 学生先修基础课没有学好,学习数据采集与存储的理论和技术时,则出现半知不解的情况。 因此,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掌握先修课程基础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结合实际案例进行
由浅入深的教学。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基于集成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基于通信接口的数 据采集、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基于网络爬虫数据采集方法、基于云模型数据采集)
(文件存储、关系数据的存储、
数据采集与存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