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罗
瓦尔登湖
梭罗这人就是我的云彩,四方邻国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海子
我有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课文导入
作者介绍
美国杂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他和爱默生、富勒都是“简朴生活”的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长风。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创作背景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只身住进瓦尔登湖边自己盖的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他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来到林中投入这种实验生活。在这间木屋里,他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在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地更高规律。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正如梭罗梭说:“我隐居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妙,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是枉度此生。”
梭罗的理想生活模式及其主张
梭罗主张
(1)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2)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
(3)瓦尔登湖不仅是梭罗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他喜欢孤身独处,但不是避世,不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倡导过“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可看出他是积极走向人生的。
(4)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简朴生活,这是他对自由、对个人价值执着追求的表现。
(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忠实读者。
名人评价
关于《瓦尔登湖》的评价
(美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关于《瓦尔登湖》的评价
名人评价
《<瓦尔登湖>译序》
(它)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
关于《瓦尔登湖》的评价
一百五十年常销不衰的绿色心灵圣经,它与《圣经》等同时被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
名人评价
梭罗:瓦尔登湖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