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防控措施
出血热防控措施
1、保持居住场所的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老鼠并将死鼠深埋;
2、增加防鼠设施,做好粮食、食品的储藏和保管;
3、不食用被老鼠啃咬或有可能被老鼠粪便污染的食物及瓜果等效控制。要保证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重点人群接种率要达到 80%以
上,建立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
三、开展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条幅、宣传单、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而深入的向
群众宣传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和危害。卫生院、行政村要张贴宣传标语、书
写宣传板报、悬挂宣传条幅。中小学校要采用主题班会和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广
泛宣传普及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以此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自觉接受疫苗接种
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四、做好监督检查
镇政府负责对各行政村流行性出血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
保防控责任具体到人,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利、流行性出血
热疫情流行,或因救治不及时出现病人死亡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
道 感染。
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
胃 肠粘膜感染。
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
触。
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⒌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易感人群: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尤以 20~50 岁青壮年发病居多,男性
多于女 性。
季节特点: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主要以秋冬季为主,每年
的 10-12 月份为主要发病月份。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胃肠道可出
现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典型临床症状“三红三痛
征”:“三红”: 颜面、颈部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或全身疼痛无力;眼 球结膜水肿,眼睑和
面部浮肿。
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 背部皮下出血,形如
搔抓样。典型的出血热临床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 克期、少尿
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
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日常生活中要预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工作,及时清理环境,减少老鼠的藏
身之地。
2、要注意饮食卫生,被鼠类咬过或被其排泄物污染过的食物一定不要再食
用。
3、高危人群可以接种疫苗预防该病,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
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防控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