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期末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序号:0052授课教师:王德发
姓名 学号-班级— —成绩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课程论文
目 录
前沿 3
。
怀石料理通常是三菜一汤,当然也有种类很丰富的时候。怀石料理的季节性 强,每个季节的食品搭配都不一样。以春季怀石料理为例,包括生鱼片、大酱汤、 白饭,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食。现在通常又多一道小菜叫“寄放钵”。用 完了汤、饭,可饮一杯清酒,再进“寄放钵”。
在怀石料理中,器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料理本身。怀石料理的器皿以木器、 陶器、瓷器和金属器为主,无论何种材料,精致的做工和流畅的线条是一定要的。
“一个好的怀石料理厨师,会从拿到手的器皿的材质和外形,思考应该用它来盛 放什么食物。比如,夏天用玻璃器皿会让人觉得清凉,用锡器做汤碗会比陶瓷器 更加贴合唇部……不要求固定的食物对应固定的器皿,大多由厨师的审美观决 定,所以用器皿搭配食材也是怀石料理的难度之一。”
(二) 寿司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寿司”是它的汉语译音,它在日语 中的发音为“sushi”。其以简单为美味,以自然为美味,日本料理之所以逐渐 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原因在此。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 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 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
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说到寿司,可以说说品尝寿司的 顺序。吃的次序,当然可按个人喜好,但若想品尝到每款寿司的真正鲜味,最好 先吃白肉,彳菱吃红肉;先吃刺身彳菱吃熟食;先吃味淡而彳菱吃味浓的寿司;而每 吃一件,都可以一薄片来清清口腔食物的馀味,以令吃下一件寿司时品尝到最真 实的鲜味。
(三)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现代 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 规矩与步骤行事。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 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 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 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 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 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 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三、日本饮食的习惯
(一)简约的饮食风格
日本的饮食比较简约,但讲究营养搭配。早餐面包、红茶或绿茶,午餐在外头 吃一份套餐,多是一块鱼或是一两块肉、蔬菜和酱汤,晚餐在家吃,三菜一汤足 矣。
其实日本人吃的菜花样也不少,但是每样量少,不像中国人那样把菜装在大盘 子里,他们是把菜装在小巧的碟子里。高级日本料理店里的料理也是一样一点儿, 摆得很有艺术性,仅让你尝个鲜的。日本人长寿,与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很大的关 系,据说酱汤、纳豆、梅干是日本人长寿的三宝,这三样东西都富有营养价值, 有了这三样宝,再加一碗米饭,营养就差不离了。吃中国菜感觉味道特别重,而 日本料理就比较清淡,平时煮菜用的调料不多,基本上是盐、日本特制的调味料 和调味酒。
(二) 分餐不怕盘子多的日本人
日本人用餐时实行严格的分餐制。日本人的分餐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二战后, 日本的小学开始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一律实行分餐制,公用餐具与个人餐具分 开,学生餐具每天严格消毒。孩子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回家后实行分餐制也就很 自然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分餐制在日本家庭已相当普及了。日本人家里盘 子、碟子特别多,几乎所有日本人家庭都有餐柜,不同花色、样式的餐具摆满餐 柜。日餐花样多分量小,一次在朋友家中用餐时,记者发现,女主人将每份菜都 分成小盘,每人一份,所以4个人吃5道菜,盘子就已经占去了 20个。
(三) 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
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息息相关。去中国旅游、体验过中国人饭局的日本人回来 后就十分感叹:“中国人真不可思议,端出那么多菜,每道菜都吃不完,但是对 中国人来说,没有剩下菜好像就是菜不够似的,就好像是对客人不热情。”日本 有个黑乌龙茶的电视广告,画面上先是一群中国干部模样的人在大吃大喝,然后
他们开始喝乌龙茶,据说这样就能消解脂肪了。从这个广告可以看出,在日本人 的印象里,中国人就是吃得太多了。日本人就算请客,也不会做太多的菜,让你 吃得六七分饱而已。
典型的日本食谱:一块红鲑鱼,一盘生菜,一碗豆腐和蔬菜酱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