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团活动记录表
社团名称 诗词欣赏
活动主题 诗歌的常识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总次数
应参加人 实参加人
社团名称 诗词欣赏
活动主题 楚辞《离骚》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总次数
应参加人 实参加人
活 一、由诗歌类型起源导入
动 二、二、了解楚辞
过 三、三、了解《离骚》
程 四、四、朗读《离骚》
描 五、五、分析诗意
述 六、大概赏析《离骚》
结果(效
果或影 较好,由于内容较多,还需课余继续了解。
响)
学校社团活动记录表
社团名称
活动主题
指导教师
活动形式
应参加人
活
动
过
程
诗词欣赏
汉乐府 《长歌行》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总次数
实参加人
一、由楚辞导入。
二、了解汉乐府
三、了解重点作品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长歌行》
描
述
四、朗读乐府代表作品
五、分析诗意
六·赏析全诗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 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
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
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
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
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
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
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
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句
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 ; 二是说老年时
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结果(效
果或影
响)
学校社团活动记录表
社团名称 诗词赏析
活动主题 北朝民歌《木兰诗》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总次数
应参加人
实参加人
一、北朝民歌的分类和产生的时代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
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也有一小部分。今存 70 首左右。大多是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多是少数民族的创作,传入南朝,被南朝保存了下来。
活
动
过
程
二、读并解读《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僧人智匠所编的 《古今乐录》 ,后郭茂倩《乐
府诗集》收入。此诗大约产生于北魏后期,在流传中可能有文人的加工润色,
描
但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情调。此诗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写成,叙述了木兰女扮
述
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三、 本诗的艺术成就
本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传奇式的女英雄形象。诗中木兰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又是一个挥动金戈、跃马疆场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自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和非凡
诗词欣赏社团活动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