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七战七捷陈列馆
七战七捷是指,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7次作战的总称,因而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
名称:
苏中战役
地点:
江苏中部地区
时间:
1946年6月
参战方:
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国民党第一绥靖区等部
结果:
华中野战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
国民党军12万人
伤亡情况:
主要指挥官:
粟裕;李默庵
目录
参战兵力
战前准备
国民党战役目的
国民党具体作战部署
新四军对策
战役经过
宣泰战斗
如南战斗
海李战斗
丁林战斗
如黄战斗
邵乔战役
战役伤亡
战役影响
电视剧《七战七捷》
影片信息
内容简介
播出时间
展开
参战兵力
战前准备
国民党战役目的
国民党具体作战部署
新四军对策
战役经过
宣泰战斗
如南战斗
海李战斗
丁林战斗
如黄战斗
邵乔战役
战役伤亡
战役影响
电视剧《七战七捷》
影片信息
内容简介
播出时间
展开
编辑本段参战兵力
国民党军参加苏中战役战斗序列如下:第一绥靖区整编第21、第25、第49、第65、第83师及整编第69师第99旅(2个团)之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
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参加苏中战役战斗序列如下: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6师、第7纵队、第10纵队、第5旅、华中军区特务团、炮兵团、苏中第1、第2、(8月中旬增至23个团)。其中第1师(陶勇)、第6师(王必成)各为2旅6团编制,而第7纵队(管文蔚)、第10纵队(谢祥军)皆为3团编制。
编辑本段战前准备
国民党战役目的
国民党
苏中战役纪念碑
军欲以该战役达成的目的是,攻占中共实际控制的苏皖边解放区,夺取边区首府淮阴。因而调集第一绥靖区李默庵部整编第21、第25、第49、第65、第83师和第69师1个旅,共计15个旅,12万人,准备首先进占苏中之如皋、海安地区,以巩固长江以北沿岸阵地,其后,以主力沿通(南通)榆(赣榆)公路,一部沿运河右岸向北作战,策应徐(徐州)蚌(蚌埠)线东进之国民党军合力夺取淮阴。
国民党具体作战部署
以整编第49师进攻如皋;以整编第83师、整编25师第148旅和整编第69师第99旅,首先进攻
黄桥、姜堰,尔后会同整编第49师进攻海安;以整编第25师主力北攻邵伯;以整编第65师、第21师为第二梯队。预定7月15日各路同时动作。
新四军对策
新四军华中野战军认为该战役国民党军除整编第83师为蒋介石之嫡系部队(中央军)外,其余均为中央化的杂牌军(前地方割据部队),而且是分路进攻,各部间间隙过大;而解放军可以依托解放区内作战的敌情、道路较为熟悉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据此,华中野战军指挥部依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后皆简称“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决心集中第1、第6师,第7,第10纵队共计19个团的兵力,在军区炮兵团及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各个歼灭进犯之敌。其中,以第10纵队位于运河线上的邵伯、乔墅构筑阵地,阻击可能由扬州北犯之敌;集中第
七战七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