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海南岛共享农庄的规划布局结构.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海南岛共享农庄的规划布局结构
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把共享农庄划分为三个板块6个功能区。即:农业版块的“规模生产区、观光采摘区”,居住版块的“生活休闲区、种植体验区”,旅游版块的“田野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其基本关系如示意图1:浅谈海南岛共享农庄的规划布局结构
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把共享农庄划分为三个板块6个功能区。即:农业版块的“规模生产区、观光采摘区”,居住版块的“生活休闲区、种植体验区”,旅游版块的“田野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其基本关系如示意图1:
图1-三大板块关系图我们分别来看。
//壹/农业版块//
0101规模生产区
农业生产是做共享农庄的生态本底。规模生产区是主要用于特色农业生产种植的区域,占共享农庄用地规模的绝大部分,它主要针对第一产业的发展而设置。
作为“一产”,共享农庄(一定)要能够收支平衡,最好略有盈余。建设共享农庄,不能够为农业生产倒贴资金。我们在以前提到过:共享农庄本身应该具备“休闲农场”的企业底子。
图2-共享农庄与其他业态关系图
根据农业厅关于共享农庄的规模要求,共享农庄农业生产性用地不能少于500亩。如果从平衡生产的角度来看,这500亩的规模似乎偏小。我们在田野实践中发现,一般农庄的生产占地规模都大于这个数,否则,难以平衡。
由于共享农庄具有“乡村旅游产品”的属性,所以规模生产区一定要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最好以一两样主体农业产品为品牌。从生产管理上讲,相对单一的农产品可降低运营成本。从产品营销和市场定位的角度看,也便于形成品牌,进而迅速获得市场认同。千万不要贪图大而全,最终因丧失特色而失败。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要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管理团队来维持至少500亩土地的正常生产,最好能将周边的农民以农业产业工人的方式吸引到共享农庄参与生产。与农民兄弟建立稳定而长期的关系,是办好共享农庄的前提条件之一。
具体的例子,比如澄迈神岭共享农庄以种植牛大力为主,三门坡的红明荔海共享农庄以妃子笑为主打产品,还有三亚的诺丽农庄、玫瑰谷、兰花园等,都是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
0102休闲采摘区
休闲采摘区,就是相对集中种植了许多可供观赏与采摘的种植区域,并在这区域里安排有相应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与“规模生产区”不同,“休闲采摘区”主要针对的是“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游客。服务对象大都是城市居民。
显然,“休闲采摘区”的规划布局逻辑与“规模生产区”并不相同,前者以三产为主导,后者以一产为目标。前者遵循乡村旅游的市场活动规律;后者根据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虽然都是农业种植,但目的却不太一样。
至于采摘园的种植规划设计,在前面的微文(←点击标题可看链接)中已经详细讨论过了,在此不再重复。如果一定要再补充(强调)两句,那么,“四季性、可参与性(体验性)、集中性”等基本特点,是我们做休闲采摘区详细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的。
上述两个功能区,其用地大都布局在村庄以外的农林用地上。而接下来要讨论的两个功能区,则在村庄当中或者周边。▼
//贰/居住版块//
0201生活居住区
这里说的生活居住区,就是共享农庄的居住部分,它是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

浅谈海南岛共享农庄的规划布局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uxirh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8-03